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下颌骨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下颌骨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Balance螺旋CT扫描机,共检查下颌骨骨折病人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9岁~53岁,平均年龄465岁,所有病例均有外伤史并经下颌骨螺旋CT扫描.结果 本组34例中全部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其中,下颌体骨折15咧,角部骨折3例,下颌支骨折4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脱位或半脱似5例,下颌骨多处骨折7例。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了解下颌骨骨折的3D空间表现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下颌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脑脓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13岁,平均7.5岁。主要临床表现:单纯癫痫及肢体抽搐16例,发热4例,其中1例伴昏迷,1例伴偏瘫。治疗:手术切除及脓肿抽吸引流、冲洗、局部用药各1例,其余18例均经临床抗炎及对症保守治疗。结果:随访最短1.5个月,最长2a,10例病灶完全吸收,3例好转,1例无明显变化,其余6例未行CT复查,经临床治疗好转后出院。2检查方法用EXEL2000Sprint全身CT扫描机,扫描时间2.1s层厚及层间隔10mm,病灶2.5mm、5mm层厚扫描,全部病例均平扫后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对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误诊原因。方法63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经随访证实。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评价CT对这些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肾癌42例,肾孟癌3例,肾转移癌1例;肾囊肿7例,肾错构瘤5例,肾脓肿3例,肾血肿2例。CT对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8%(39/46),其中肾癌误诊5例,肾盂癌误诊1例,肾脏转移瘤误诊1例。CT对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6.5%(13/17),其中肾脓肿误诊2例,肾脏慢性血肿误诊2例。CT对肾脏占位性病变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2.5%(52/63)。CT共误诊11例,误诊的原因有:病变体积较小误诊3例,CT表现不典型误诊4例,两者均有2例,过分强调CT征象,未密切结合病史误诊2例。结论CT可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病变体积较小,病变强化特征不典型、未密切结合病史是CT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脊柱创伤是一种常见病 ,在煤矿企业尤为多见。及时了解创伤的性质、范围、程度及有无脊髓神经损伤是治疗和评价预后的关键 ,也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1] 。需要多种影像的综合检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过去对脊柱创伤检查诊断多采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普通CT扫描等手段 ,虽可以确定损伤的部位、椎体压缩程度、脊柱的畸形变化形态及骨性椎管狭窄等 ,但往往不能显示椎管内软组织结构的情况。临床发现患者截瘫 ,仅能依靠上述检查及临床体征来推测截瘫的大致平面 ,而无客观的征象。从 1993年起 ,我们开展了脊髓造影CT检查 (C…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脏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表现,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经临床证实25例,均作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部分平衡期和延迟期扫描,并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结果:原发性肝癌动脉期明显强化而肝脏无强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或恢复到平扫时表现。肝血管瘤CT特征为动脉期呈边缘性环状、结节样强化,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向中心强化并充满病灶呈高密度,平衡期呈等密度或低密度肝转移瘤表现多样化,周边强化或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结论: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已作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并作为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腕、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平片、单排CT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三种方法的检查优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所得出的优片率高于X线平片以及单排CT检查,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诊断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对于腕、踝关节损伤诊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资料30例中 ,男 2 9例 ,女 1例 ,年龄 48~72岁。其中 2 0例为以肺外转移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脑转移瘤者 ,5例为肺部非占位性病变诊治过程中出现脑神经系统症状 ,后经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瘤 ,5例为肺癌术后 1个月~ 1年 ,证实为脑转移瘤者。所有肺癌病例均经临床支气管镜检或 /和手术、病检证实。2 讨论2 .1肺癌脑转移瘤的特点及CT检查方法 肺癌脑转移患者脑神经系统症状先于原发灶的出现 ,称之为“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瘤 ,本组 2 0例。这是由于组织解剖结构的特点 ,同样体积的肿瘤位于肺内可无明确临床表现 ,而位于脑内者 ,则常产…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完成的173例增强螺旋CT扫描,其中腹部152例、头颅15例、胸部5例、CTA2例(颅底动脉环及髂动脉各1例),男性146例,女性27例。年龄11岁~83岁.平均57岁。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射液166例,使用离子造影剂安其格那芬注射液7例。CT  相似文献   
9.
75例颅脑外伤CT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外伤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突发病 ,严重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收集本院CT室检查的 75例颅脑外伤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75例均取自我院CT室 2 0 0 0年 12月— 2 0 0 2年 6月检查资料。检查方法采用以色列EXEL2 0 0 0型全身CT机 ,进行常规头颅CT轴位扫描 ,层厚、层距各为 10mm ,对疑似部位行薄层扫描方法。 75例中男 5 6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4d ,最大 78岁。外伤原因 :车祸 16例占 2 1.3%、摔伤 2 4例占 32 .0 %、砸伤 14例占 18.6 %、高处坠落伤 10例占13.3% ,其他伤 11例占 14 .6 %。外伤后来院作C…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骨与关节损伤的探测能力。方法87例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包括82例外伤和5例非外伤)均经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照。结果螺旋CT3DSSD和MPR在显示骨折的部位方面与二维CT基本一致。但在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方面明显优于二维CT。结论SSD和MPR两种方法重建可互为补充,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及关节脱位,是诊断骨折的有效手段,对制定手术计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