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RPAE)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骨科住院治疗的101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时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35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伤、合并骨髓炎、混合感染、侵入性操作、近1个月使用三代头孢、近1个月使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骨科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科患者多发伤、合并骨髓炎、混合感染、侵入性操作、近1个月使用三代头孢、近1个月使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骨科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加强防控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常引起腰腿痛,多采用手术治疗。1993年10月~1997年10月,我们采用RF系统复位加多方位植骨治疗腰椎滑脱1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0~56岁;均有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痛,...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通过飞沫、接触及气溶胶传播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1]。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其发病和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掌握,而且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美国营养与膳食学会建议应将营养治疗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2-4]。营养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关键,健康的免疫系统足以抵抗病毒入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3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207例,分析患者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引发腹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指标,评价患者腹腔置管引流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36例,感染率为17.39%;3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占31.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3株,占64.18%,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白细胞的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术前APACHEⅡ评分>11分,伴有糖尿病、低氧血症,胃肠功能异常时间>5天,禁食时间>20小时是引发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禁食时间、肠功能异常、低氧血症、胰腺坏死均是重症胰腺炎伴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6例重症胰腺炎伴腹腔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患者平均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为(12.49±2.76)天,住院时间为(25.73±4.98)天,恢复饮食时间为(9.01±2.72)天。结论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是治疗重症胰腺炎伴腹腔感染的有效方法,而保持引流管通畅则是保证重症胰腺炎伴腹腔感染坏死组织引流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置管引流后应加强引流管管理,提高引流管护理能力,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对重症胰腺炎伴腹腔感染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癌所致的胸水以及趋化因子——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3例肝癌患者以及正常对照20例血清中RANTES的水平。结果:肝癌患者血清及胸水中RANTES水平升高较对照组升高明显。结论:趋化因子在肝癌中发挥的T细胞免疫应答,为以后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备皮方法对骨科手术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剃毛备皮,观察组采用脱毛剂备皮,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与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脱毛剂备皮法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改善切口愈合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备皮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肾结石为临床常见的泌尿科疾病,是由于钙、尿酸、草酸、胱氨酸等晶体物质以及酸性黏多糖、基质A等有机基质在肾脏异常聚积导致的疾病,常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多余女性~([1])。碎石取石术是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方式,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通过在患者腰部建立取石通道,使用激光或超声击碎结石,并在肾镜下穿刺取出碎石的微创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也发现,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医源性损伤,术后易引发尿路感染并发症,加之手术给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可造成患者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基于此,本研究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在肾结石碎石术中的护理与方法。方法 36例肾结石患者术中采用斜仰截石位进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通过体位安置、仪器设备的熟练操作和可视肾镜的精准调试确保手术安全开展。结果 36例肾结石患者成功实施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医生满意度高,结石清除率100%,无低体温、水中毒、尿脓毒血症发生,1例肾周黏膜出血,7例留置肾造瘘管,于术后2d内拔除。结论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术中需积极干预严防并发症,合理进行设备布局,加强细节护理,手术护士应加强专科操作能力,以使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DCS)用于基层医院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首先采取DCS治疗策略救治,经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后均接受相应的确定性手术,对受伤情况、评估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术后痊愈34例,治愈率89.4%.死亡4例,死亡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41.2分.结论 基层医院由于技术条件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救治严重多发伤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应用DCS治疗策略,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6):3693-3695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10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 0.2 g/次+维生素B210 mg/次+左旋咪唑45 mg/次,均tid,另用西吡氯铵漱口液漱口,15 ml/次,持续1 min,tid;试验组患者口服知柏地黄丸,8丸/次+复方丹参片,3片/次,均tid。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溃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80.00%)及总有效率(94.55%)均高于对照组(47.27%、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6、10、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0、7.27%、9.09%、16.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34.55%、47.27%、5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