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镜腔内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腔内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6只家猪经皮建立胃内通道,腹腔镜引导下胃内模拟缝合止血操作实验. 结果 6只家猪均很好地耐受了手术.术后开腹检查所有胃壁缝合处无渗漏及其它脏器损伤.建立胃内通道时间、胃内缝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2.2)min、(26.5±5.78)min和(92.1±15.0)min. 结论内镜腔内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狭窄伴钛夹游走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42岁,因右上腹间歇性胀痛反复发作2月、B超提示胆囊结石而收治入院。经术前检查与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6cm×3cm,内为多发性小结石,胆总管直径6mm,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近端各置2枚钛夹,切除胆囊,手术顺利,治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偶有右上腹不适,16个月后突发中上腹痛伴发热、黄疸来院就诊。体检:T39.3℃,皮肤巩膜黄染,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无肌卫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总胆红素127.1μmol/L,直接胆红素89.5μmol/L,血清胆汁酸332.9μmol/L,丙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在压力和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住院的肝癌患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98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结果: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反应评分(74.23±8.21)分,负性自动思维得分(50.33±8.45)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2.43±6.31)分,其中抑郁症状者占42.86%。相关性分析:负性自动思维评分与照顾者反应评分、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负性自动思维得分在压力和抑郁关系中呈中介效应,其效应值占总效应的49.37%。结论:改善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思维,积极应对有利于消除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马永杰  顾超 《光明中医》2008,23(9):1304-130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预防皮下积液及并发症的的方法.方法:选取156例乳腺癌根治术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6例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吸引加压包扎:对照组80例单纯应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吸引,不加压包扎.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1).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为4.4d,也短干对照组的6.3d.结论:乳腺癌术后预防皮下积液及并发症,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吸引加压包扎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双管低负压持续吸引,不加压包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19岁 ,因发现右下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半年而入院 ,无明显肿痛不适 ,亦无畏寒发热。检查 :BP :12 0 / 80mmHg ,血生化正常 ,查体 :腹部平 ,右下腹近耻骨处局部皮肤隆起 ,皮下扪及一约 8cm× 7cm× 5cm大小肿块 ,质硬 ,界清 ,光滑 ,活动差 ,无压痛 ,余未见异常。B超示右下腹壁实性肿块 ;CT示腹壁占位 ,横纹肌来源可能 ;手术见肿块位于肌层内 ,呈浸润性生长 ,约 8cm× 6cm× 6cm ,无完整包膜 ,紧贴耻骨上支 ,固定不能推动 ,向内侵犯至腹直肌 ,向外至股管。切除肿块并广泛切除肿块边缘组织 ,包括右腹股沟组织及股管内…  相似文献   
6.
204例胰腺癌患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收集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分析资料齐全的204例患者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4例胰腺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13.7%、2.9%,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手术治疗患者较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手术患者的生存期短(P<0.01);肿瘤标志物高、血红蛋白低、白细胞高、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短(P<0.01);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高的患者较正常患者生存期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晚的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高患者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 手术、临床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红蛋白、白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均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锐性分离精索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腹股沟疝患者259例的资料,手术方式分别为Bassini 8例,McVay 9例,Lichtenstein 38例,Ruktow 89例,Millikan 95例和筋膜后修补20例。术中操作贯彻锐性分离精索的原则,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操作顺利,手术时间40~65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0~20ml,平均5ml。早期并发症中尿潴留32例(12.4%),阴囊血清肿8例(3.1%),阴囊血肿5例(1.9%)。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5d。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锐性分离技术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具有解剖结构显露清晰、副损伤轻微、有助于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197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腋窝深部肿块病人58例,经肿块切除后行病理检查,并根据结果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现对其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平均年龄43.3岁(1~76岁)。本组良性病变40例,占69%,其中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6.7岁;恶性肿瘤18例,占31%,其中男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3岁。病理类型见表1。二、临床表现病人均以腋窝深部肿块为首发表现,排除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的病例。肿块平均直径为3.5cm(1~12cm),术前行B超检查23例,均提示腋窝占位性病变,但无法鉴别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小肠憩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33例小肠憩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术前5例十二指肠憩室4例确诊,28例空回肠憩室仅1例确诊。(2)不肠憩室的临床并发症有小肠梗阻9例,憩室出血6例,余有憩室穿孔,憩室结石等。(3)术后32例痊愈,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组织病理学特点:有并发症的憩室都有炎症表现,3例有溃疡。在切除有并发症的Meckel憩室(MD)标本中,43%含有异位组织。结论 小肠憩室可成为腹部严重并发症的病因。MD并发症与憩室粘膜异位组织的类型有关。MD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且最多为肠套叠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的二氧化碳(CO2)气腹持续时间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9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分成3组,即T1组(<1 h)、T2组(1~2h)和T3组(>2 h);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0 min、1h、24h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T1组和T2组中患者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组中患者术后10 min Ccr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和24h逐渐升高;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3组患者在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组中≥60岁和<60岁患者术后的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T3组中≥60岁患者在术后24h中Ccr均低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长时间的CO2气腹可对肾功能产生显著的急性影响,在≥60岁的患者中更加明显,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