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4岁,因"发热1周"于2010-04-20入作者医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有野外钓鱼史.入院1周前出现发热,伴寒战,体温最高达39℃,伴全身酸痛.查体:体温38.9℃,意识清楚,语利,腰骶部可见-约1.0 cm×1.0 cm焦痂,四肢腱反射对称增强(++),肌力5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OX19(-),OXK滴度为1∶160;1周后复查OXK滴度为1∶320.诊断为"恙虫病",予氯霉素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症状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邱婷  郑维红  陆程翔 《海南医学》2016,(12):1905-1908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对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热打击后2 h组、热打击后24 h组,每组8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2型受体(AT1R、AT2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热打击后60 min左右肛温达到42℃,77 min左右平均动脉压下降25 mmHg,此时即重症中暑造模成功。热打击后2 h及24 h组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显著激活[血浆RA:(2237.0±173.2)、(1498.0±172.3) vs (785.4±43.2),P<0.05;血浆AngⅡ:(143.4±19.8)、(76.8±21.6) vs (42.8±8.6),P<0.05;心肌RA:(10.63±0.59)、(8.49±0.92) vs (1.66±0.38) P<0.05;心肌AngⅡ:(279.9±11.3)、(212.5±10.1) vs (39.6±6.3) P<0.05];热打击后24 h组大鼠血浆和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仍处于激活水平,但较热打击后2 h组明显下降[血浆RA:(2237.0±173.2) vs (1498.0±172.3),P<0.05;血浆AngⅡ:(143.4±19.8) vs (76.8±21.6),P<0.05;心肌RA:(10.63±0.59) vs (8.49±0.92),P<0.05;心肌AngⅡ:(79.9±11.3) vs (212.5±10.1),P<0.05]。热打击后2 h及24 h组心肌AT1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49.8±14.1)、(52.6±15.8) vs (13.0±5.0),P<0.05];热打击对AT2R蛋白表达无影响[(14.1±6.2)、(16.8±7.3) vs (9.8±4.5),P>0.05]。结论重症中暑早期能够导致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显著激活。  相似文献   
3.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病例1,男,34岁,以"突发双下肢无力2h"入院。入院前2h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无任何疼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33/73 mmHg,神志清楚,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0级、腱反射消失,双侧L_1以下感觉消失,无其他阳性体征。于入院后半小时死亡。尸检发现其死因为主动脉根部夹层破裂引起的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功能障碍。突发性截瘫的原因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所致的急性脊髓缺血。  相似文献   
4.
彭锋  郑维红 《医学综述》2009,15(23):3523-3525
IL-27由p28亚基和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亚基组成,其受体由WSX-1和gp130组成,具有促进炎症和抑制炎症双重性质。研究已表明,IL-27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参与感染性疾病;也可通过调节Th17、Th1、Th2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通过调节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参与机体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1岁,家庭主妇,因"头痛、呕吐40d,加重伴行走不稳20d,,人院.既往:体健,无鸽子接触史.入院前40d出现额部阵发性跳痛、胀痛,重时有恶心、呕吐,初止痛处理有效,后渐无效,入院前20d呈额部持续性闷胀痛,频繁呕吐,出现行走不稳.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总结了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本院住院的颈内动脉(ICA)系统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 患者,女,41岁,家庭主妇,因“头痛、呕吐40d,加重伴行走不稳20d”入院。既往体健,无鸽子接触史。入院前40d出现前额部阵发性跳痛、胀痛,重时有恶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道。方法:收集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LSM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LSM临床以肢带肌近端无力为主要表现,有明显的运动不耐受特点,部分受累肌有压痛;肌电图示以肌源性损害为主;肌酶以肌酸激酶轻中度升高为主,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早且明显;病理特征为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质颗粒沉积,并以Ⅰ型肌纤维为主。结论:LSM以肢带型肌无力综合征为临床表现时极易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等,确诊依赖于肌肉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mmaya囊置入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外科住院行Ommaya囊置入术的8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疾病谱、病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脑室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例,梗阻性脑积水1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因嗜铬细胞瘤继发高血压脑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Ommaya囊置入术后死亡18例,转行分流术26例,取出Ommaya囊18例,继续留置Ommaya囊22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8例(9.5%)、引流管堵塞3例(3.6%)。结论 Ommaya囊置入术可用于治疗因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压异常升高,同时可以提供局部给药的途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敏使朗(化学名:甲璜酸贝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敏使朗治疗36例眩晕症患者,与单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的30例眩晕症患者比较,并判定治疗结果。结果: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敏使朗治疗眩晕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敏使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