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雾化吸入羟基喜树碱在兔体内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羟基喜树碱在兔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建立了采用RP-HPLC法测定兔血浆和组织中羟基喜树碱浓度的方法。比较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给药后的组织分布特点与血药浓度。结果相对于静脉注射途径,采用雾化吸入途径给予同剂量羟基喜树碱后0.5,1和2 h肺中的药物浓度分别提高了13.52,27.81和20.82倍,而药物在其他组织中的分布几乎都显著降低。雾化吸入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38%。结论雾化吸入给予羟基喜树碱能够在维持肺内药物高浓度的同时显著降低药物在其他正常组织以及血浆中的分布。羟基喜树碱改用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肺癌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 (Multi drugresistance ,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药物转运、药物代谢、药物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 4个方面 ,全面复习近年来有关MDR的机制 ,为肿瘤临床化疗及临床MDR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规范化全程护理管理用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肺癌患者对负性心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均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规范化全程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负性心理、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管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是13.12±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7.95±3.47分,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是14.42±2.33分,同样低于对照组的19.90±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是40.75±5.69分,高于对照组的33.01±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为101.13±12.80分,高于对照组的90.39±1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全程护理管理用于免疫检查点...  相似文献   
4.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卡培他滨(Xeloda)联合化疗方案(Xelox方案)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并比较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第1、8、15天静滴奥沙利铂100mg2h;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d),分2次口服,28天为1个化疗周期。按照WHO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2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均可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5例,总有效率(CR PR)48.8%;中位随访时间13.5(2 ̄26)个月,半年生存率为73%,1年生存率为40%;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Xelox方案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患者均能耐受,化疗前与联合化疗后3个月患者生理和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Xelox方案对老年性胃肠恶性肿瘤安全且有明显的疗效,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生长的影响.方法:恶性胸腔积液中的TIL经贴壁法分离后,分别采用含有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D3单克隆抗体(OKT3)及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自体胸腔积液上清及含10%人AB型血清的RPMIl640进行培养,比较两种培养液对TIL的增殖速度、培养前后免疫表型变化和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2周,经统计学比较发现,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对TIL的生长速度、免疫表型和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与应用含10%人AB型血清的RPMIl640培养液培养无差异。结论: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培养TIL是可行的。为自体TIL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例甲型H7N9病毒性肺炎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X-线胸片和CT进行征象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起病症状,发病初期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的大片斑片影;斑片状影并间质改变;病程进展期,6例均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向周围浸润,肺实质和肺间质病灶共存,病灶范围增大,累及肺野增多。2例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并发症,病程延长。转归期,5例肺部阴影不同程度吸收,但遗留纤维化病灶。1例死亡。结论 H7N9病毒性肺炎发病早期出现肺部炎症,发展迅速,进展期以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为特征,病情严重;转归期易残留肺纤维化。CT扫描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估H7N9病毒性肺炎病程进展期疾病的浸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发展轨迹的类别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79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情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于化疗前(T1)、第1个周期化疗后(T2)、第3个周期化疗后(T3)及第6个周期化疗后(T4)进行追踪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分析模型识别自我同情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自我同情变化轨迹可分为低水平上升组(45.8%)、高水平稳定组(23.5%)、中水平降低组(3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临床分期、有无造口影响自我同情的轨迹类别(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自我同情分为3种变化轨迹,自我同情存在群体异质性,应基于患者自我同情变化轨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我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诊治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方法 依托医渡云大数据平台,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8年3月我国13个省、直辖市地区的16家三甲医院中收治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105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胆管损伤病人占16家医院同期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0.104%,其中男44例,女61例,年龄50.0(25~76)岁。其中损伤与修复手术在相同医院完成者34例(32.4%),在外院发生胆管损伤后转入者71例(67.6%)。胆管损伤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发热和黄疸。所有病人中治愈率为88.5%,其中20%须行多次手术治愈,死亡1例,病死率0.95%。损伤后早期(48 h内)手术效果优于48 h以后修复者。发生损伤后首次修复失败再转入的病人治疗效果最差,均再手术。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须根据损伤原因、部位与程度等综合因素行个体化胆道修复治疗,一旦发生,及时诊断并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首次确定性修复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采血路径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减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采取血标本的痛苦,确保从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取得的血标本所受干扰因素最小。方法将82位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从PICC导管处弃血1ml、2ml和2.5ml,采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与同时采集周围静脉的血标本进行对照。结果按照合理的果血路径从PICC导管中取血标本,3组检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差异(P〈0.05),但是按照美国CLIA’88的规定是在实验室允许误差指标范围内。结论按照合理的采血路径从PICC导管处采取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是可行的,且可以根据对检验结果精确性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弃血量。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对比研究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 68例中,检出骨髓微转移21例,阳性率为30.9%。临床Ⅲ~Ⅳ期患者骨髓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而病理类型、年龄、绝经与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与骨髓微转移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骨髓微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结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即使是在临床早期,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微转移,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的微转移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