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 评价采用酸蚀技术对乳牙玻璃离子封闭的效果。方法 选择3~4岁幼儿第二乳磨牙无龋者共100名,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以左侧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分为A组,右侧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为B组,每组200颗牙。两组均采用Ketac ? Molar Easymix玻璃离子和非创伤性充填指压技术进行窝沟封闭,其中A组采用酸蚀技术(35%磷酸酸蚀40 s)进行封闭,B组不作酸蚀处理。观察12个月后两组封闭剂保留情况和第二乳磨牙患龋情况。 结果 12个月后随访到幼儿86人,每组172颗牙,共344颗牙。A组封闭剂的完全保留率、部分脱落率和完全脱落率分别为83.14%、9.88%和6.98%,B组分别为62.79%、20.35%和16.8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龋率别为8.14%和16.86%,龋均为0.08±0.31和1.17±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酸蚀技术,窝沟封闭剂的完全保留率高而脱落率低,固位效果提高,防龋效果增强。该技术操作简单,无需其他固化设备,适宜在幼儿乳牙群体防龋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的定植状况。方法 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集临床上拔除的新鲜离体牙30颗,分为3组:牙髓炎组、根尖周炎组、根管治疗失败组,每组10颗。将各组牙齿的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离根尖6 mm)和根管尖段(离根尖3 mm),提取每个根管段的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算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牙髓炎组,根管冠中段能检测到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 P.e)、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F.n)、粪肠球菌(E.faecalis,E.f)和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P.i),其中P.e的检出率最高(P < 0.05),根管尖段只检测到P.e的存在。在根尖周炎组,4种厌氧菌(P.e、F.n、E.f、P.i)在根管冠中段和尖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根管治疗失败组,E.f在根管尖段的检出率(60%)比在根管冠中段的检出率(1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牙髓炎的根管细菌主要定植在冠中段,P.e检出率最高;根尖周炎的根管冠中段和根管尖段4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别,都是以P.i为主;根管治疗失败的根管细菌以E.f为主,主要集中于根管尖段。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