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评估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原发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测且未行任何治疗的 SCLC 患者,收集 PET/CT 检查前 1 周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临床资料及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数据,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6例 SCLC 患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 NLR、PLR、MLR、SII 与原发灶 PET/CT 部分代谢参数[TLG(rNLR=0.309,rPLR=0.304,rMLR=0.271, rSII=0.362),MTV(rNLR=0.354,rPLR=0.341,rMLR=0.290,rSII=0.411)]之间存在轻度正相关性(P 均 < 0.05),而与原发灶的SUVmax 及 SUVmean 均无显著相关性(P 均 > 0.05)。广泛期 SCLC 患者 NLR、MLR、SII、中性粒细胞及原发灶 PET/CT 部分代谢参数 (MTV、TLG)的水平高于局限期,广泛期淋巴细胞低于局限期(P均 < 0.05),而其余原发灶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 PLR、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在SCLC广泛期和局限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 均 > 0.05)。结论:SCLC基线NLR、SII、MLR可能不仅反映全身炎症情况,而且反映肿瘤病灶以18F-FDG活性为代表的炎症情况。对NLR、MLR和SII增高的SCLC患者而言,可能有必要通过PET/CT检查进行分期,从而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中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PET/CT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UV等资料。18^F-FDG PET/CT结果为肺癌、肺癌可能性大、肺癌可能者为阳性;结果为良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良性可能者为阴性。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患者资料226例,其中18^F-FDG PET/CT误诊27例(11.95%)。27例中误诊为恶性病变18例(66.67%),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33.33%)。误诊为恶性病变的18例中,病理检查证实炎症8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4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共17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的9例中,病理检查证实中高分化腺癌6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中高分化鳞癌1例,低分化鳞癌和肺黏膜相关淋巴瘤各1例。11例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SUVmean〉2.5,4例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的SUVmean。〈2.5,良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良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7.2±5.5,平均SUVmean。为5.0±4.5;恶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5.3±3.5,平均SUVmean为3.9±2.9,良、恶性病变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误诊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例,其中10例误诊为恶性病变,仅1例误诊为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中的2例,因为对CT形态学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误诊为恶性病变。结论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年龄是重要的参考指标;(4)部分PET/CT专业医师对CT的形态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用回旋加速器引出束流轰靶的位置对液体靶生产正电子同位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最佳磁场电流范围;固定轰靶的束流强度(30μA)、靶室压力(350±10Psi)、核反应时间(T=30min)及靶水体积(1.5mL H2O18),利用18O(p,n)18F核反应生产18F同位素;以圆形靶膜正中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平面,调整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的引出位置,分别使2/3束流截面面积位于不同的两个相邻象限内,测量不同条件下反应结束后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结果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710±30)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垂直偏下,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圆形靶膜的第三、四象限内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860±50)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左或偏右,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第二、三象限或第一、四象限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都为(640±35)mCi(n=15);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上,且2/3束流截面积位于第一、二象限时,获得的18F的放射性活度为(550±40)mCi(n=15)。结论轰靶束流的引出位置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液体靶的工作效率;当束流中心定位于靶膜正中位置偏下通过时,液体靶的工作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T/CT显像CT对比剂的应用对胃肠道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PET/CT早期全身显像疑有胃肠道肿瘤的患者,口服阴性或阳性对比剂对胃肠道感兴趣区行延迟显像.其中19例患者在检查前或后3天内行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的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与内窥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PET显示了所有病变,误诊6例,漏诊1例胃印戒细胞癌区域内淋巴结转移,1例胃类癌肝转移.CT诊断了所有病变,2例未定性,漏诊5例淋巴结转移及4枚肝内直径≤1 cm转移灶.结论:诊断性CT对胃肠道病变的定位、定性优于PET,PET对胃肠道肿瘤的分期优于CT,诊断性CT与PET联合应用,减少了胃肠道肿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诊断,提高了胃肠道病变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结合能力;经荷瘤鼠瘤体内分别注射剂量为1.85 MBq/0.05 mL的99mTc-DTPA-CGRRAGGSC?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分别于注药后0?0.5?1.0 ?2.0?3.0?4.0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IL-11Rα表达?结果:成功制备99mTc-DTPA-CGRRAGGSC,其标记率达到95%以上,在PBS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时放化纯仍有90%以上;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著结合;经荷瘤鼠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DTPA-CGRRAGGSC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仍未消退,而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O-4和99mTcO-4+DTPA-CGRRAGGSC在0.5 h时肿瘤间质内放射性明显消退?乳腺癌组织IL-11Rα有较高的表达?结论:99mTc-DTPA-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具有靶向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治疗性核素标记CGRRAGGSC对高表达IL-11Rα的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PET和PET/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占第4位,它的预后和患者的TNM分期密切相关,Ⅰ期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80%,而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5%~15%,因此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就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PET和PET/CT的应用为食管癌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对18F-FDG的摄取是否均匀,分析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并探讨其是否有助于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的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患者60例,测量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由2名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目测分析病灶对18F-FDG摄取不均匀性的特点,将不均匀形态分为不规则形摄取、部分不摄取、中心结节状摄取和边缘环状摄取,并分别作记录。同时观察指标还包括病灶部位、是否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 结果 60例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单独以SUVmax≥2.5作为鉴别诊断标准时,误诊率为56.7%,PET/CT综合性诊断的误诊率为38.3%。其中40例18F-FDG摄取不均匀,包括不规则形摄取15例,部分不摄取17例,中心结节状摄取5例,边缘环状摄取3例。14例结核病变中,有10例病灶部位位于两肺上叶尖后段。24例病灶与邻近胸膜广基底粘连,在感染性病变中的比例更高(14/21)。 结论 肺部良性结节样病变出现18F-FDG摄取不均匀的比例较高,在鉴别诊断时可以作为观察指标之一。病灶存在胸膜广基底粘连时应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胸部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明确诊断的MPA胸部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检查,其中4例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结果 胸部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3例,实变影2例,纤维化2例,肺大泡3例,胸膜增厚3例,胸腔积液2例,胸内淋巴结增大3例;外周型为主3例,中央型及无明显区域分布各1例。2种及以上肺部病变并存4例。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增大的3例。结论 MPA胸部CT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8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的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共107个)的大小(短径)、CT值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采用t检验、x 2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CT值及SUVmax区分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107个病灶中,最终确诊73个为肾上腺转移瘤,34个为良性病变,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病灶的大小分别为(2.17± 1.14)cm、(1.76±1.00)cm(t=1.817,P=0.072);CT值分别为(29.65±10.29) Hu、(14.83±14.42) Hu(t=5.389,P=0.000);SUVmax分别为9.28±5.33、2.81±1.14(t=9.890,P=0.000).肾上腺转移瘤的大小、CT值与SUVmax均存在正相关性(r=0.620,P=0.000;r=0.561,P=0.000).肾上腺转移瘤左右侧分布比例为:左侧58.2%(32/55),右侧9.1%(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89,P=0.000).ROC曲线分析示,以SUVmax> 4.1且CT值>20 Hu作为诊断标准,则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 %(63/69)、94.7%(36/38)、92.5%(99/107)、96.9%(63/65)和85.7%(36/42).结论18F-FDG PET-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以SUVmax>4.1且CT值>20 HU作为诊断标准,可较好地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和肾上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48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其中头颅3例,胸部27例,腹部12例,冠状动脉6例,造影剂采用1.5—2ml/kg(Omnipaque 3001mg/ml),注射速率为3ml/s,延迟时间采用Blous tracting(造影剂跟踪技术),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各种功能重建。结果头颈部动脉系统扫描延迟时间为12—16秒,胸腹部动脉系统延迟时间为12—15秒,髂动脉为20—30秒。VR法重建的血管图像优于MPR,MIP和SSD。结论MSCTA是一种快速、大范围、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VR法是一种理想的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