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火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Ovid、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火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火针疗法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火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康复锻炼、常规针刺(体针、电针等)、常规治疗等。采用Revman5.3软件对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1 06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SI [Z=4.55,P0.05,MD=-0.82,95%CI=(-1.17,-0.47)]、FMA评分[Z=7.43,P0.05,MD=9.00,95%CI=(6.63,11.38)]、有效率[Z=6.35,P0.05,OR=3.37,95%CI=(2.32,4.91)]均较优。结论:火针能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BNP/NT-proBNP,探讨其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干部一科收治的16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无心力衰竭者)、B组(NYHA Ⅰ+Ⅱ级)和C组(NYHA Ⅲ+Ⅳ级),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测定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并检测患者血清BNP、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酐、尿素氮、球蛋白、白蛋白、胱抑素C,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NP/NT-proBNP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另外,在各组内按不同肾功能或是否合并感染分出亚组,进一步分析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时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 结果随着心功能的下降,3组BNP/NT-proBNP逐渐降低(0.252±0.065,0.221±0.062,0.195±0.071,F=9.807,P<0.001),该比值与LVEF、6MWT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00,P<0.001;r=0.230,P=0.003)。3组中,未合并感染者BNP/NT-proBN与合并感染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B组和C组内,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较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低[B组:(0.128±0.110)vs(0.225±0.056),C组:(0.135±0.046)vs(0.199±0.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t=6.578,P<0.001,C组:t=2.819,P=0.007),而当排除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3组内,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BNP/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诊断及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后患者便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设置为建库至2022年5月。选择脑卒中便秘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研究,2 8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2.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3.73),P<0.001]、病灶部位[OR=1.98,95%CI(1.27,3.11),P=0.00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0.40,95%CI(0.10,0.70),P=0.010]、偏瘫[OR=4.31,95%CI(2.59,7.17,P<0.001]、吞咽困难[OR=2.32,95%CI(1.27,4.25),P=0.006]、抗抑郁药[OR=2.33,95%CI(1.62,3.34),P<0.001]、BI评分[OR=-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疾病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福建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住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疾病感知总分分别为(57.90±5.10)分、(50.78±5.00)分、(44.07±5.61)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且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74±0.66)分、(3.94±0.61)分、(5.09±0.76)分,呈逐渐上升趋势(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感知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在住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呈负相关(r=-0.735,p<0.001;r=-0.846,p<0.001;r=-0.923,p<0.001)。结论 结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呈动态变化。患者负性疾病感知越少,生活质量越好。医务人员应科学评估不同阶段患者疾病感知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