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q-空间成像在1.5T 临床用设备上的可行性.方法对12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分别用不同的q值进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水分子的位移分布.结果通过对所有被试的平均,能够获得水分子的扩散位移轮廓分布.结论使用q-空间成像可以提供活体内的水分子扩散的定量信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脑部运动区 (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 )和感觉区 (丘脑腹后外侧核 )的MRI影像表现 ,评价上述区域的DTI图像特点。方法 对 2 0例正常成人运动区和感觉区的MRI及DTI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并对上述区域进行DTI定量测量比较。结果 在T2加权像上 ,内囊后肢的皮质脊髓束呈略高信号 (与皮层信号相等 ) ,丘脑腹后外侧核呈等信号。运动区及感觉区左右侧之间DTI定量测量无差异 (P >0 .0 5 ) ,但运动区测量值大于感觉区测量值 (P <0 .0 1)。结论 皮质脊髓束在特定部位呈T2加权像略高信号 ,DTI可对白质束进行直观显示及定量测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进口了大量的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用的是110V电源电压,仅在出口时,配一台220~110V变压器,甚至有一些机器连电源变压器都不配,因此在使用时很不方便。首先在安全性方面变差。因为仪器的各种元器件、各项参数均是按110V电源设计,因而在220V电源情况下,尽管配有变压器,其各项参数均可能有所改变,特别是我国有些地区电源不稳定。其次,仪器故障率明显增高,例如有些操作者在不熟悉仪器的情况下操作,误将仪器接通220V电源,造成仪器电源部分或其它部分损坏。  相似文献   
4.
心电监护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涛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0):10-12
针对当前大量的心电监护软件的使用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Visual C 环境下的心电数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监护设备的软件发展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MDS—55微机开发系统作为医疗仪器研制及维修的得力工具,在国内某些大医院已有了一席之地。但从长远来看,它普及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这里举个维修上的例子,作为说明。有台德国蛇牌电刀(GK170)开机后持续报警并自锁,经替代法检测,证实是EPROM2716损坏(2716是紫外线可擦除和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试将好仪器上的EPROM2716芯片程序,拷贝到一只新的2732芯片上并代换成功。使这台电刀起死回生!下面分两步介绍如下: 一、用MDS—55进行 EPROM编程  相似文献   
6.
一例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干扰素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夏京华,蔡晓光a干扰素(又称IntronA),因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与抗癌药物有协同作用,[1,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副作用也逐渐被证实与重视。在临床应用与动物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量的心电监护软件的使用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 Visual C++环境下的心电数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监护设备的软件发展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CT在影像诊断上具有优质图像、检查无痛苦、诊断迅速和定位准确等优点,深为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所依赖。CT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将一直在影像学方面保持着重要地位。然而如何进一步改善扩大其功能、开发和利用它的潜在能力,更好、更广泛地用于临床,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中,弥散张量成像(DTI)是最近几年提出并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原理以及国际上主要的研究热点,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MRC200CT型X线管故障分析和排除田新立1郭文辰2MRC2000CT型X线管是由荷兰飞利浦公司制造的一种新式X线管,对其使用的经验尚少。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过一种故障,经分析后找到了原因,及时予以排除,投入使用。现将有关经验予以总结,供同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