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家庭康复及姿势管理对0~6个月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8月至2019 年8 月脑瘫高危儿92 例,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康复科门诊机构治疗,每天治疗时间为2 h,每周5 d;治疗组机构治疗时间频率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对一例异位胸腺术后舌运动障碍的儿童采用《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通过对舌灵活协调性以及力量的针对性训练一个月后, 患儿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得分由36分提升到63分, 患儿伸舌左偏以及左侧舌肌萎缩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20个城市2~<7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方法横断面研究,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20个城市中共招募2 924名2~<7岁健康儿童, 按年龄分为2~<3岁、3~<5岁和5~<7岁组。对入组儿童进行人口经济学特征及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测定儿童体重和身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A、D缺乏和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2 924名儿童年龄4.33(3.42, 5.17)岁, 男1 726名(59.03%)、女1 198名(40.97%)。总体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率分别为2.19%(64/2 924)和3.52%(103/2 924), 不足率分别为29.27%(856/2 924)和22.20%(649/2 924)。10.50%(307/2 924)的儿童维生素A、D均不充足。3~<5岁和5~<7岁组儿童维生素A(χ2=7.91、8.06, 均P=0.005)、维生素D(χ2=71.35、115.10, 均P<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1.7%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78,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GMFM(E功能区评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t=9.27,P<0.01),治疗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步态参数比较,两组治疗后偏瘫步态均有所改善(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步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姿势控制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在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治疗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多柔比星(DOX)作为广谱抗肿瘤药物,临床中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DOX在使用时可剂量依赖性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致使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DOX毒性作用、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特点以及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发生机制进行综述,重点对氧化应激、Ca2+超载、线粒体能量代谢失调、细胞自噬与凋亡、一氧化氮浓度和氨基酸代谢及肌源性调节因子表达等病理机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希望为临床深入研究DOX肌肉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丽  唐亮  戴燕琼  刘诏 《华西医学》2022,37(1):62-65
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悬吊运动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悬吊运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治疗的3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各18例, 治疗8周, 治疗前后,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检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 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组间错误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 P=0.48);经8周治疗后, 两组患儿同组治疗前后的错误音比较, 治疗后错误音均明显少于治疗前(t=10.73, 15.74, P<0.01);但家庭微信小程序组治疗后错误音节显著少于常规家庭康复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7, P<0.05)。结论 应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能更好的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错误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