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郑娇尔  杨艳丽   《护理与康复》2020,19(10):101-102
近年来随着牙齿修复材料的发展以及粘结技术的提升,嵌体类修复体逐渐成为修复牙体缺损的主流方法[1]。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恢复牙体缺损形态的修复体[2]。其作用是利用嵌体增加牙冠的固位,通过铸造牙冠较好地恢复牙体外形,建立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保护脆弱的牙体组织,使患者残冠得以保存[3-4]。在嵌体修复过程中,嵌体粘结是完成固定修复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5]。良好的粘结可提高修复体强度,改善修复体色泽,从而提高修复效果[6]。  相似文献   
32.
《口腔医学》2017,(9):796-799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生长影响及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用pg标准株ATCC33277,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辣椒素对pg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时间—杀菌曲线的变化,分析辣椒素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将无菌的28号结扎线放置在大鼠右侧第一磨牙颈部牙槽骨周围,以制备实验性牙周病模型;采用ELISA法分析16 mg/L(MIC)辣椒素处理后实验动物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4、IL-6、IL-10和IL-1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辣椒素对pg的MIC和MBC分别为16 mg/L和64 mg/L;辣椒素能有效抑制pg的生长,较高浓度时对其还具有杀菌作用。辣椒素对pg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呈现时间依赖性。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提示,除IL-4外,辣椒素明显抑制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但提高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论辣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选择性改变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0和IL-12等的表达水平,辣椒素可缓解牙周炎的免疫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3.
因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耠中,常出现上牙区轻中度牙列拥挤,如无严重骨性畸形及生长型异常,临床上常采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方法来获得间隙,以解除牙列拥挤,改善上下颌磨牙关系。Distal Jet矫治器作为一种不需要患者密切配合的口内远移装置在临床上已取得很好的疗效,但由于该矫治器产生的远中推力作用于舌侧,其力的方向并不是完全与牙齿应该移动的方向相平行,  相似文献   
34.
随着近年来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porcelainfusedtometalcrown,PFM ,也称金属烤瓷冠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 ,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 ,个别无明显体征而自觉症状持续者较难诊治。本院自 1999~ 2 0 0 3年收治了 18例自基层医院转来的上切牙PFM冠、桥修复后 ,出现患牙长期轻微酸胀感的病例 ,经过治疗并观察半年以上 ,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年龄 2 4~ 37岁 ;男性 7例 ,女性11例。均为 2~ 4个牙位的上切牙同时修复 ,其中 3例为PFM冠修复 ,15例同时行铸造桩核及PFM冠修复。2 临床表现 出现症状时间…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PD-1(program death factor-1)分子的基因定量表达情况,探讨PD-1表达水平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并筛选HLA-A2阳性的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9例急性恢复期乙型肝炎患者(AHB)、15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LC)和10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总T细胞内PD-1的mRNA水平,同时测定其配体PD-L1、PD-L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记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以各基因在正常对照组的定量表达水平为基础值,HBeAg阳性CHB组T细胞内PD-1和PBMCs内PD-L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HBeAg阴性CHB组和AH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与L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BMCs内PD-L2的mRNA水平在各实验组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在所有检测的CHB患者中,外周血T细胞内PD-1表达水平在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07拷贝/ml)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07拷贝/ml)和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HBV病毒载量成正相关(r=0.41,P<0.01),但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外周血T细胞中PD-1基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尤其是在HBeAg阳性组和高病毒载量组明显上调,提示T细胞高表达的PD-1可能通过与其配体PD-L1作用而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并导致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36.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义齿基托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艳云  陈晖  李斌  李广毅 《浙江医学》2007,29(10):1045-1047
目的研究加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体外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效果。方法测定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以此为依据,在义齿基托中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观察加入不同浓度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的义齿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g/L;当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在树脂基托中的浓度为1.25、2.5、5.0、10.0g/L时,其对变形链球菌抗菌率达分别为75.3%、89.9%、95.4%、99.9%。结论加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的义齿基托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够达到义齿在口腔中的抗菌要求。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改变。方法选取25只成年健康家兔,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分别行一侧下颔骨缺损牵张成骨术,实验组在牵张第4、8天及固定期第1、3、5周,分别处死4只兔子,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分别处死1只兔子,均取骨组织标本并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牵张第4、8天实验组家兔牵张区均为纤维结缔组织,并存在成纤维细胞,骨基质周缘可见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固定期第1、3周牵张区两端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但中间仍为纤维结缔组织,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附着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成行或以复层排列:固定期5周,成骨细胞明显减少,并逐渐呈现出哈佛系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截骨间隙处的成骨过程与一般的骨折愈合情况类似,以软骨化骨为主。结论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以膜内成骨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软骨化骨。  相似文献   
38.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这句俗话强调了牙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如果您的牙齿缺损了,及时修复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9.
血链球菌对家兔血细胞和血清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血链球菌 (S s)后对家兔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方法 将 1mlS s 133 79菌株 ( 3× 10 9·ml- 1 )经兔耳缘静脉注入其体内 ,并分别测定注射前和注射后 5、 10、 2 0、 30及 6 0min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和血清SOD活性。结果 注射S s 133 79后 ,所测各时段的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血清SOD活性也有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血链球菌 133 79进入血循环后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和血清SOD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0.
第一磨牙 ,一般是在 6岁左右萌出 ,俗称“六龄牙”。如牙根发育良好 ,而逾期不萌出 ,长期埋藏于牙槽骨内 ,称为迟萌[1] 。恒牙中缺少这颗恒磨牙 ,严重影响牙牙合关系和咀嚼 ,还与乳牙患龋有关[2 ] 。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 ,我科对7例患者中的 17颗第一磨牙通过外科环切手术暴露及正畸牵引导萌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7.5~ 11 0岁 ,平均年龄8.7岁。在 7例患者中埋伏牙位为   6 2例 ,   2例 ,  1例 ,   1例 ,   1例 ,有乳牙滞留 2例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