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1.
目的:研究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完成后,处死。计算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精子活动率检测、计数和畸形率计算。采用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精原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实验检测实验材料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以及精子计数、活动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影响,各实验组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各实验组精原细胞SCE率与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微漏是冠修复以后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性。本文就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因素有控制办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三维有限元法对多基牙固定桥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多基牙固定桥修复的受力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基牙数目与牙槽骨的支持高度建立八个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分析。结果:牙槽骨高度降低条件下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下降;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多,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及牙齿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值降低,但单纯增加基牙的数目不会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明显地相应减少;与垂直向载荷相比,斜向载荷易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集中,应力分布规律有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固定义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牙龈下残根残冠的核桩冠修复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口腔治疗学的完善和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牙残根残冠的保留和修复,已成为美容修复的重要内容。牙体的缺损,除影响咬合功能外,美观要求,常常是患者急于求治的原因。因此,对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就非常重要。当残根位于龈下3mm左右时,采取保留治疗并恢复其牙冠外形的报道甚少。我们通过对残根残冠,进行铸造核桩冠加烤瓷冠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常用的粘结材料与核材料对修复体边缘微漏的影响。方法 :选用 4 5颗大小相似的完好前磨牙 ,随机分为 9个实验组。对离体牙进行标准的铸造金属全冠及固定尺寸的Ⅱ类洞牙体预备后 ,分别用 3种不同的核材料 (树脂、银汞、铸造合金 )充填窝洞。常规方法铸冠 ,用 3种不同的粘结材料 (锌汀、聚羧酸、玻璃离子 )进行粘固。温度循环、染色、包埋后 ,片切标本 ,镜下观察冠边缘及核下微漏。结果 :银汞核与树脂核下微漏小于铸造核 (P<0 .0 5 ) ,玻璃离子粘结剂抗微漏性能优于聚羧酸和锌汀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提示 :玻璃离子抗微漏性能优于锌汀与聚羧酸。树脂核在预先对粘结面处理后 ,其抗微漏性能与银汞核近似 ,优于铸造合金核。粘结剂的选择对微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玻璃纤维增强义齿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美观、操作简便、性能良好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制作义齿基托。但是,由于PMMA固有的特性,其韧性较低,脆性较大,机械性能较差,义齿基托易发生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义齿基托材料的强度,临床上多采用基托加强法,局部埋入不锈钢丝、尼龙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方法:采用上颌排牙法、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为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制作3副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通过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比较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并与有牙颌进行对比。结果:在单侧咀嚼和双侧咀嚼2种咀嚼方式下,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均少于有牙颌组,本实验3组全口义齿在3个月后均发挥了良好的咀嚼效能。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全口义齿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好于上颌排牙法全口义齿。结论: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的全口义齿排列的人工牙能够减少在咀嚼过程中不利于全口义齿稳定因素的影响,提高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α-A l2O3粉体。方法:应用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前驱体,经900℃、1 000℃、1 100℃、1 200℃煅烧后测试粉体性能。结果:1 200℃煅烧得到的A l2O3粉体为α-A l2O3,其晶粒平均粒径为D202=31.44 nm。结论:以乙醇为反应溶剂,在低频超声波作用下可制备出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级α-A l2O3粉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对骨形成蛋白(BMP)诱导骨的作用。方法:42只大白鼠背部植入BMP,诱导出异位骨后,将大白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BMP植入后第3~7周,每周腹腔注射双膦酸盐(YM175)3次, 剂量1 μg·kg-1·d -1。对照组按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BMP植入第3、4、7和10周,将BMP诱导骨取出,采用显微放射照片(CMR)和HE染色方法观察双膦酸盐对骨形成蛋白诱导骨的作用。结果:BMP诱导骨3周时(即双膦酸盐未投药前),在BMP植入体周边形成编织骨,大量破骨细胞出现在新生骨组织表面。在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骨组织均向BMP植入体内生长。在10周时,对照组骨细胞变小,实验组可观察到有规律地排列的板层状骨的特征。结论:双膦酸盐对骨形成蛋白诱导骨破骨骨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光照射后固化因为有利于大块充填树脂各种性能的提高,日益引起关注.其中光照射后固化对于提高复合树脂双键转化率、增加硬度、减小聚合收缩应力均有较好的效果.温度、光固化反应的双键转化率、树脂组成成分和浸泡溶剂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大块充填树脂的光照射后固化.本文将对以上内容及其对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