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错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类口腔疾病, 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是健康、美观、功能及稳定。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是林久祥教授团队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矫治体系, 为较疑难的骨性错畸形, 特别是骨性Ⅲ类错畸形的非手术矫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是实施健康矫治理念的良好载体。关于正畸医师应如何规范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 国内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南和规范。本技术规范由林久祥教授指导, 多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权威专家共同修改, 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和专著, 并结合众多专家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形成本技术规范, 旨在为广大正畸医师开展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助于规范和指导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减少并发症, 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促进该矫治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及其伴发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病例,经过全景片或CBCT诊断纳入异位下颌第三磨牙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伴发病变的病理表现以及治疗策略。 结果 共计46例(47颗)异位下颌第三磨牙符合纳入标准,主要好发于喙突、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骨体部。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其中局部肿胀的发生与牙齿异位的解剖部位相关(P<0.05)。89.37%异位下颌第三磨牙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多数病例采用口内入路行牙拔除术同期去除伴随病变,术后并发症较少。 结论 异位下颌第三磨牙较为少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常伴有牙源性囊肿或肿瘤性病变,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获得VITA 3D-Master比色板各色片的数码颜色在Lab颜色空间的色度分布情况。方法 用Nikon D700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在D50标准光源下,对VITA 3D-Master比色板进行拍摄,用Photoshop软件直方图读取每个比色片中1/3区域的R、G和B平均值,根据该值建立新的均匀颜色图像文件作为该比色片的平均颜色,在Eye-One Photo SG软件中建立相同颜色色块的文件,读取Lab数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VITA 3D-Master比色板的26个色片在三维Lab颜色空间中的色度分布,明度轴上呈5个层面分布;在2、3、4层面内,6个色片围绕中间色片呈非等距不规则分布。结论 对VITA 3D-Master比色片的数码颜色在Lab颜色空间分布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中牙齿颜色的选择、交流和复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 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治后下颌升支长度(Co-Go)、下颌体长度(Pog-Co)都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B-冠状面、B-水平面,距离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下颌向前向下生长。ANB减小,U1/SN减小、L1/MP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上颌骨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06.
汪小彤  孙超  朱洁  刘卫红 《口腔医学》2015,35(5):373-375
目的 应用CBCT判断分析根管治疗失败原因,比较CBCT与根尖X线片在诊断根管治疗失败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拍摄CBCT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74例,对其病因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收集病例中,失败原因包括根管欠充、遗漏根管、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折、冠渗漏、根管超充及根管侧穿。结论 根管欠充、遗漏根管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牙周损害则是后期处理的疑难因素。CBCT可为病因的确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且对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正颌手术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法,在正畸前(T0)和正颌手术后6个月(T1)后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三维扫描获得颅面部DICOM数据,采用Dolphin 11.0对颌骨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颌骨骨性结构特征的20个点进行描记,测量分析20个变量。结果 20例颜面部不对称患者,正颌手术改善上颌骨下部水平向及矢状向的不对称性,双侧下颌体的长度及下颌支的倾斜度得到纠正。结论 正颌手术能有效改善成人颜面部不对称,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颜面部不对称患者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上颌骨下部水平向及矢状向的对称性改善,以及下颌体长度不协调的纠正,正颌手术前三维测量对正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8.
109.
蔡逸馨  王畇钦  王娟  李谨 《口腔医学》2022,42(2):103-109
目的 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进行分离培养,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组织块联合胰酶消化法培养不同年龄患者的hDPSCs,记录细胞爬出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并对细胞行体外成骨、成脂诱导,观察矿化结节和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探讨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形态变异的相关性,从三维方向上评价蝶鞍变异对上颌尖牙阻生的临床预判。方法 收集125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25例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照组)。将所有样本CBCT数据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重建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图像,记录观察各组蝶鞍桥接(Ⅰ、Ⅱ、Ⅲ型)的类型分布和发生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PIC(腭侧尖牙阻生)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Ⅱ型和Ⅲ型蝶鞍桥接分布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而BIC(唇侧尖牙阻生)组和对照组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三维重建图像上各组间蝶鞍桥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有相关性,但仅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更易发生蝶鞍桥接,而上颌尖牙唇侧阻生患者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