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徐伟东  商丽 《河北医学》2012,18(1):89-90
目的:分析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期待找到更好的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收入我院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该组随机分配40人;一组为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该组随机分配40人.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3周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幽门螺杆菌阴性例数有38例,占95%(38/40),阳性例数有2例,占5%(2/40);而对照组中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例数有32例,占80%(32/40),阳性的例数有8例,占20%(8/40).两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经序贯疗法治疗的试验组溃疡愈合总有效例数有37例,占92.50%(37/40),无效的仅为3例,占7.50%(3/40);而经三联疗法的对照组溃疡愈合的总有效例数有30例,占75.00%(30/40),无效的例数有10例,占25%(10/40).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茵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比应用三联疗法好.序贯疗法治疗后溃疡愈合的情况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62例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PFNA和DHS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早期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能够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VI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门诊就诊的VIN患者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逐渐增加用药量至每周外用4次,疗程16周,期间每2周复诊1次,观察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束后再次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实际完成疗程者36例,其中痊愈21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6.1%。VINⅠ、VINⅡ的治愈率明显高于VINⅢ,VINⅠ的有效率也高于VINⅢ。好转患者皮损面积平均缩小57.2%。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疾病进展或被诊断为鳞癌。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局部刺激症状,无一例患者出现系统症状,减量或暂时停药2周后均恢复正常治疗。结论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VIN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患者意义重大。为帮助医生进行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和诊断,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分析与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取乳腺X线图像微钙化点区域,在提高检查准确性的同时避免漏检误检。方法首先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所提取的能量、熵、对比度、相关性以及小波分解后得到的各层高频系数的方差、能量作为图像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建立最优分类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最优分类模型实现乳腺X线图像微钙化点区域的提取并利用检出率和误检率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使用临床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分析与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取乳腺图像中的微钙化点区域。结论基于小波分析和灰度纹理特征的乳腺X线图像微钙化点区域的提取方法比单一的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或小波分析等方法,提取的效果更好。另外,该方法设计简单,更易于实现乳腺癌的自动化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醛固酮(Ald)诱导的心肌肥大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醛固酮腹腔注射后,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环孢霉素A、螺内酯、及生理盐水干预,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因子Ald、AngⅡ、ET-1与NO-3的浓度,心重/体重,心肌组织中的CaN活性;心肌组织中肥大相关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NF)及CaNAβ mRNA的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胞浆中CaN的表达.结果醛固酮腹腔注射后血浆中的醛固酮水平明显增高,醛固酮腹腔注射4周可使心肌肥大相关基因ANF mRNA水平明显升高,心肌中CaN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浆中的CaN表达上调;环孢霉素A及螺内酯干预4周,可明显抑制心肌CaN活性,并下调ANF(P<0.05)的表达.结论CaN参与了外源性醛固酮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信号通路,醛固酮通过活化CaN,使肥大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产生心肌肥大.螺内酯通过拮抗醛固酮与受体结合抑制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46.
277例老年人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我们统计了 2 77例 66岁以上老年人门诊 1 2导常规心电图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77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 2 4 2例 ,占 87 4% ;女性 35例 ,占 1 2 6 %。年龄60~ 89(76 7± 1 1 )岁 ,冠心病 1 66例 ,占57 9% ;高血压病 34例 ,占 1 2 % ;糖尿病7例 ,占 2 5 % ;其他病因 56例 ,占2 0 2 %。使用仪器为美国GY公司生产的Marquette - 1 2导同步心电图机 ,描记1 2导同步心电图。2 结果正常心电图 72例 ,占 2 6 % ;正常范围心电图 31例 ,占 1 1 2 % ;异常心电图1 74例 ,占 62 8%。异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47.
48.
杨启明  邵芳莲 《心脏杂志》2014,26(3):317-319
目的:初步探讨社区卫生中心针对0~6 岁散居婴幼儿及儿童保健体检对疾病尤其心脏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以及心脏杂音体征在0~6岁散居婴幼儿和儿童心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 年7月~2013 年6 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辖区进行0~6岁散居儿童保健大体检中听诊到心脏杂音的272名婴幼儿及儿童进行专案管理登记并尽快转至上级专科医院进行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以明确产生心脏杂音的原因及疾病。结果:转诊的272名查体有心脏杂音的0~6岁儿童上级心血管专科医院的诊断结果为病理性杂音124例,占45.6%,生理性杂音148例,占54.4%,其中病理性杂音包括先天性心脏病85例(占31.3%),即室间隔缺损(VSD)62 例(占22.8%)、房间隔缺损(ASD)13 例(占4.8%)、房室间隔缺损(AVSD)2例(0.7%),动脉导管未闭(PDA)10 例(3.7%);继发性心脏病37例(占13.6%),包括感染性心肌损害27 例(9.9%)、心肌炎2 例(0.7%)、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0.4%),贫血性心脏病7 例(25.7%);生理性杂音148例,包括左室假腱索42 例(15.4%)、瓣膜反流及瓣膜脱垂42例(15.4%),心脏无异常64 例(23.5%)。先天性心脏血管病<1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1-岁组,更高于2-岁以上组(均P<0.01)。而继发性心脏病和生理性杂音<1岁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1 岁组和2 岁组(均P<0.01)。在<1岁组中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继发性心脏病和生理性杂音。结论:本社区儿童保健体检查体中对发现的异常体征如心脏杂音的婴幼儿及儿童进行及时专科转诊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和继发性心脏病的比例较高,是引起心脏杂音的主要原因。社区卫生中心针对散居婴幼儿及儿童每年定期免费保健大体检可对散居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筛查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儿童保健工作可使散居儿童得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9.
烟雾病最先由Takeuchi和Shimizu报道。根据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有些患者表现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癫痫等症状,有些患者则表现出颅内出血的症状。对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为脑血管重建术,手术能在很  相似文献   
50.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我国脑血管病午发病率约为200/10万,患病率约为550/10万,病死率约为130/10万,在我国城乡居民死因中居首位[1].依此推算,全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达250万例,每年死于脑血管病者超过150万例,脑卒中生存者600~700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与世界各国相比均位居前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