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根据前颅底解剖结构的稳定性为基础建立参考坐标系,评价上颌骨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骨前方牵引矫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为实验组,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为对照组,运用前颅底解剖结构重叠建立坐标系,对矫治(观察)前、后的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矫治后的上颌长度(Ptm-ANS)平均增加2.08 mm,对照组为1.34 mm,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NA和代表上颌骨相对位置的A-N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上颌骨矢状向相对位置(S-Ptm)平均前移0.23 mm,对照组为0.21 mm,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前颅底解剖结构重叠建立坐标系,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上颌骨前方牵引矫治后颌骨硬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92.
目的 评价个体化弓丝在治疗成人严重牙列拥挤中强化支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例成人上前牙重度拥挤病例,在治疗初始应用个体化弓丝强化支抗.通过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其对前后牙支抗的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前牙支抗无明显变化,支抗磨牙在水平向和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变异,近远中向上平均前移1.3mm,后牙关系稳定.结论 个体化弓丝在成人牙列严重拥挤矫治中获得良好的支抗调控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3.
张雷英  蔡中 《口腔医学》2007,27(9):481-484
目的比较Bionator与Twin-block两种功能性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Ⅱ类错颌骨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岁2个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第2组采用Twin-block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ionator对Ⅱ类错上颌骨的抑制作用大于Twin-block(P<0.05);两者对下颌骨均有刺激生长作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均产生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作用,但Bionator产生的上前牙舌倾较Twin-block更明显(P<0.05);Bionator产生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效应,Twin-block产生较明显的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向的伸长及水平向的近中调整,这些变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onator与Twin-block两种功能性矫治器均能有效地矫治Ⅱ类错,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Bionator抑制上颌骨向前生长更有效,其产生的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明显,Twin-block产生明显的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向及水平向的调整。  相似文献   
294.
目的 本研究在TWin block上增加下唇挡,刺激下颌前端骨生长。方法 选择16例伴下颌后缩的Ⅱ类Ⅰ分类错胳患者,替牙(牙合)期或恒牙(牙合)早期,随机分成二组,每组8例,一组设为对照组,采用Twin block治疗,另一组设为治疗组,采用Twin block与下唇挡联合治疗,经过8~10个月的矫治,双侧后牙基本正常建(牙合),然后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测量、对比。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下颌骨均有明显的向前生长,但治疗组下颌前端B点生长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Twin block与下唇挡联合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不仅发挥了Twin block原有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刺激下颌骨前端B点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5.
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的修复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牙槽突裂修复的历史、修复时间、植骨材料的选择、植骨效果及与正畸治疗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对牙槽突裂植骨的评价和正畸治疗的新方法进行分析,对牙槽突裂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6.
目的:采用几种工艺参数制作激光熔积钴铬合金试样,研究其表面EDS能谱的变化。方法:根据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数值的不同(激光功率2500~3000 W、扫描速度5~15 mm/s、送粉速度3~6 r/min),采用正交实验设计9组试验组,利用自主研发的Co-Cr合金金属粉末,分别通过Rofin DL 035Q激光熔附系统制作3个圆柱形SLM钴铬合金试件(直径10 mm,厚度3 mm),对9组试件分别行EDS能谱分析,测定试件表面成分及含量。结果:在设定的工艺参数下,9组试件的EDS能谱分析结果(Co:62.98%~67.13%,Cr:25.56%~28.50%,Si:0.49%~1.23%)均与临床常用钴铬合金组成相似。结论:根据表面EDS能谱分析结果,在本实验采用的各种参数下,制成的SLM钴铬合金试件的表面成分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297.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由塑性膜片材料经热压成型装置制作而成,通过其变形后的回弹力产生矫治力,达到矫治牙齿的目的。但是,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明确,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牙齿模型,可以研究隐形矫治过程中不同牙齿的受力和移动模式。文章主要介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不同牙齿的牙移动模式与受力情况以及附件和矫治器材料对牙齿移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98.
本研究通过对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临床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在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同时,下颌偏斜也得到比较满意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选择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62±6.24)岁;所有矫治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牙性或功能性反(牙合),或轻度骨性反(牙合),ANB角≥3°;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炎症,牙槽骨无吸收或有轻度骨吸收[1].入选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 1.2方法 按照34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牙性下颌偏斜组15例、功能性下颌偏斜组14例、骨性下颌偏斜组5例.对矫治患者的以下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1)治疗年龄以及性别构成比;(2)患者的治疗动机;(3)矫治前、后下颌偏斜量;(4)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2].  相似文献   
299.
目的:研究牵张力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VECs)共培养体系成骨分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BMSCs与VECs。应用Flexcell 5000加力系统,分别对BMSCs与VECs共培养组、BMSCs单独培养组和VECs单独培养组施加6%等轴循环牵张力。加力6、12、24和48 h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un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半定量检测ALP活性。通过加入VEGF受体抑制剂Tivozanib,观察VEGF的旁分泌作用。采用SAS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加力6 h时,共培养体系Runx2 mRNA的表达量上调4.3倍(P<0.05);加力48 h时,ALP活性升高1.5倍(P<0.05)。②加力12 h时,共培养体系VEGF mRNA的表达量上调2倍(P<0.05),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增加10倍(P<0.05),BMSCs分泌大量VEGF,而VECs分泌极少量VEGF。③加入Tivozanib后,共培养组Runx2的表达量下调90%(P<0.05),ALP活性下调48%(P<0.05);而 BMSCs单独培养组Runx2的表达量和ALP活性分别下降30%和18%。结论牵张力促进BMSCs与VECs共培养体系中BMSCs的成骨分化,这种作用可能通过牵张应力诱导BMSCs分泌的VEGF以旁分泌方式由VECs作用于BMSCs来实现。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评价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0 ~ 13岁。所有患者均为早期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远中磨牙关系,上牙列轻、中度拥挤,均角的非拔牙病例。应用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侧貌软组织相关指标的头影测量及比较分析,评价矫治前后相关软组织侧貌轮廓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均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将骨性Ⅱ类、远中磨牙关系的错牙合畸形矫正为骨性Ⅰ类、中性磨牙关系,患者侧貌改善,获得满意矫治效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鼻唇角增大、上唇倾角减小、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UL-EP)减小、上唇突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明上唇得到了内收;颏沟倾角增大,说明颏部向前生长;下唇倾角增大,说明下颌向前生长。结论 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可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