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唇腭裂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基托设计的双重牙列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和语音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选择6例腭侧孔腔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分别给予双重牙列修复,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的双重牙列,另一种是颊侧基托和假牙列并在腭侧作基托,覆盖孔腔和隐裂。分别在初戴前及初戴后、初戴1个月后行咀嚼效能和语音测试,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种设计方式的双重牙列初戴后,1个月咀嚼效能显著提高(P<0.01),被检敏感音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2共振峰(F2)和第3共振峰(F3)上(P﹤0.05)。2种设计之间比较,咀嚼效能和语音检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2种设计方法均可显著提高咀嚼效能,改善语音功能。唇腭裂患者如腭侧孔腔很小,在1cm×1cm以内,或腭部隐裂患者,不必行腭侧基托设计,语音、咀嚼效能和美观同样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培养新生猪的牙乳头细胞,探讨其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择刚出生1 ̄3d的新生猪,取出磨牙胚,分离牙乳头,用酶消化法培养猪牙乳头细胞,并用波形丝蛋白和细胞角蛋白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的生长规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牙本质涎蛋白(DSP)等的表达情况。结果:猪牙乳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生长良好,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而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DSP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酶消化法,可以体外扩增培养猪牙乳头细胞,细胞为间充质来源,其传代细胞在合成胶原及DSP的能力上与体内牙乳头细胞相似,提示猪牙乳头细胞可能具备作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研究种子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33.
全口义齿咬合接触的三维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维数字化方法对咬合接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三维扫描和重建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面以及正中时咬合状态的基础上,测定咬合接触的数目和部位,并与T-Scan咬合仪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⑴咬合接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咬合接触区域主要集中在磨牙和前磨牙区;⑵应用激光扫描系统测量和T-Scan系统测量的咬合接触部位和数目比较,P>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将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全口义齿咬合接触研究领域,通过测量全口义齿咬合接触部位和数目,并与T-Scan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进行咬合检测的可靠性,为今后咬合接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920例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追踪观察自1995年1月以来诊治的920例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病例,以修复体的状况、基牙的健康情况、牙周组织的状况等几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修复体的临床成功率和失败原因。结果:在观察期间发现失败病例74例,其中前牙冠36例,46个冠;后牙冠失败18例,22个冠;前牙桥失败12例,后牙桥8例,占总病例数的8.04%。其中单个冠的失败率为4.84%,固定桥失败率为8.77%。失败修复体数占总修复体数的5.39%。结论: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为进一步提高修复成功率,在临床和技工操作当中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35.
应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1名志愿者面部及其面部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通过Imageware和Geomagic软件对获取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去噪、精简、平滑、三角化等数字化处理,重建面部和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比较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项目结果和面部实际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完整重建志愿者面部的软组织形态,能较好地还原面部实际情况。结论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准确地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可为面部缺损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5种着色剂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色度影响的规律,为量化着色剂的添加比例提供依据。方法:在纳米氧化锆粉体中掺入不同比例的5种着色剂,200MPa冷等静压成型,于高温烧结炉中烧结到1400℃并保温2h,将烧结体研磨至(1.0±0.1)mm厚。观察烧结体的色泽并用色度仪测试其色度值。结果:氧化铒(Er_2O_3)能够使氧化锆陶瓷呈红色,对烧结体的b*值和L*值无影响。氧化铈(CeO_2)和氧化镨(Pr_6O_(11))均能使氧化锆陶瓷呈黄色,而对烧结体的a*值和L*值无明显影响。氧化铁(Fe_2O_3)能使氧化锆陶瓷呈黄褐色,随着剂量的增加,a*和b*值均增大,L*值略有下降。氧化锰(MnO_2)能够有效降低氧化锆陶瓷烧结体的明度,对a*和b*值无明显影响。结论:5种梯度着色氧化锆陶瓷能够覆盖牙科陶瓷所需的色度范围,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掺镁微弧氧化钛表面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含钙、磷电解液微弧氧化处理钛表面(MAO)为对照组,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镁构建低镁(Mg-1)和高镁(Mg-2)含量微弧氧化处理钛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相貌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DS)分析材...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MC3T3-E1成骨细胞在不同直径和长度TiO2纳米管上的黏附/生长情况.方法:选取固定长度约500 nm,直径约30 nm/80 nm的TiO2纳米管,以及固定直径约80 nm,厚度约500 nm/1.5μm的TiO2纳米管材料,体外研究其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情况.结果:细胞形态和细胞计数显示成骨细胞在直径为...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研究98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及其与修复后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在控制固定义齿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与固定义齿满意度问卷,分析98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及其与修复后总体满意度及各单项满意度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义齿患者的个性因素与中国常模比较,B(聪慧性)、C(稳定性)、E(持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和Q2(独立性)11种因素有显著差异.患者16PF与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16PF中的Q4(紧张性)、G(有恒性)、L(怀疑性)、Q3(自律性)、Q1(实验性)、N(世故性)、A(乐群性)和M(幻想性)8种因素与总体满意度相关(F=20.566,P=0.000,R2=0.649),其中Q4、L、Q3、N和M因素与患者总体满意度呈负相关,G、Q1和A因素与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除稳固感及避免食物嵌塞外,L、C、Q4和Q3因素与患者美观满意度呈负相关,A、G、I和E因素与美观满意度呈正相关.L、Q4、N和Q3因素与患者咀嚼满意度呈负相关,G和Q1因素与患者咀嚼满意度呈正相关.O和Q4因素与患者舒适满意度呈负相关,C因素与舒适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个性因素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固定义齿患者的个性因素与满意度显著相关,固定义齿患者对修复体的总体满意度及单项满意度与不同的个性因素相关,临床上应从心理学角度重视患者的个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