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对比研究下颌种植覆盖义齿5型附着体的初始固位稳定性能。方法:纳入三型附着体试件。A组:钛球/钛帽附着体:B组:钛杆/钛卡附着体;C组:磁性附着体。制作标准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实验模型,分别连接各型附着体。对所有试件进行固位力及稳定性测试。分析比较3型附着体的固位稳定性差异。结果:A组固位力数值为(27.00±0.16)N稳定性数值为:抗前方脱位力(35.22±0.62)N,抗侧方脱位力(15.53±0.26)N,抗后方脱位力为(9.02±0.23)N,为各组中最大;C组固位力数值为(2.81±0.04)N,稳定性数值为:抗前方脱位力为(2.91±0.03)N,抗侧方脱位力为(1.63±0.01)N,抗后方脱位力为(1.47±0.02)N,为各组中最小。结论:①钛球/钛帽附着体初始固位稳定性能最佳;②磁性附着体初始固位稳定性能最差;③钛杆/钛卡附着体初始固位稳定性能尚可。  相似文献   
102.
牙科含镍合金作为一种传统口腔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类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含镍合金直接置于口腔内,并在唾液、微生物等多种凶素的作用下发生腐蚀,由此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是导致临床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牙科含镍合金不良反应的产生机理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检测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对人类淋巴细胞的体外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彗星试验检测含30wt%磷酸镧(3wt%三氧化二钇稳定)、30wt%磷酸镧(5wt%三氧化二钇稳定)、40wt%磷酸镧(5wt%三氧化二钇稳定)的三组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对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分析.结果:除阳性参照外,3组不同磷酸镧含量的实验组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IPS EmpressⅡ阴性对照组瓷块,空白对照组连续6d均只表现出极微弱的DNA拖尾现象,且各组之间的DNA拖尾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无明显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树脂水门汀由于粘结强度较高,粘结界面渗漏较小,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进行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时,常使用树脂水门汀粘结纤维桩,再使用复合树脂堆砌成核,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从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粘结效果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使用3种根管桩,通过测量根管内不同位置树脂聚合程度,比较各种根管桩的侧面导光性,探明导光棒在根管树脂重塑同化中的作用.方法:制作不锈钢根管模型,根据根管桩类型,将样本分为3组(导光棒和2种纤维桩作为对照组),对树脂进行光照固化后,采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树脂努普硬度.每个样本在距光源不同深度(1-9mm)及距根管桩的不同距离(d1=0.5mm,d2=1.5mm)进行测量,共选择18个测量点,另测量树脂顶面(距光源0mm)硬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组内d2比d1处硬度值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努普硬度值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从根管口至根尖,3组努普硬度值下降幅度不同.导光纤维组下降幅度最小,纤维桩B组最大.导光纤维与纤维桩A组和纤维桩B组之间两两比较,努氏硬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光棒导光性能优于2种纤维桩,采用导光棒辅助薄弱根管树脂重塑的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成型压力对牙科可切削氧化锆陶瓷的线性收缩率、烧结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影响.方法:纳米氧化锆粉体在不同的等静压力下成型,并烧结到不同的温度.检测烧结体的线性收缩率;采用Archimedes法测试烧结体的密度;用精密线切割机切削不同成型压力下的预烧结瓷坯,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切削面的形貌.结果:随着成型压力的升高,氧化锆陶瓷烧结体的致密化速度加快,烧结温度下降.烧结体的线性收缩率随成型压力的升高而下降,50MPa成型压力时,烧结体的最大线性收缩率为24.54%,而400MPa时为20.9%.成型压力对氧化锆陶瓷预烧结瓷坯可切削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成型压力并不利于切削,可导致切削面质量下降.结论:综合考虑氧化锆陶瓷的烧结性能和可切削性能,适宜的成型压力应在200~300MPa之间.  相似文献   
107.
电化学阻抗法研究口腔含氟环境中纯钛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电化学阻抗法研究钛修复材料在口腔含氟环境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高级电化学分析仪获得钛在人工唾液和含氟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利用EIS-Nyquist图、EIS-Bode图及等效电路的拟合解析,系统研究F-对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为0.1%,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及相位角无显著变化,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达到0.2%时,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显著下降,而低频区的相位角下降到30°。结论:电化学阻抗法可以用来研究钛在口腔含氟环境下的腐蚀性能,较高浓度的氟可以对钛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4种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与牙釉质黏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切割烧结后的Lava氧化锆瓷块(2.7 mm×2.7 mm×5 mm)40件分为4组,分别经喷砂、喷砂/硅烷偶联剂、喷砂/CoJet Sand/硅烷偶联剂、无处理4种表面处理后,用RelyX Unicem与牙釉质黏结,测试剪切黏结强度,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面模式。结果:喷砂/CoJet Sand/硅烷偶联剂组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且人工老化试验前、后无显著差异(P=0.595)。电镜观察该组断面模式,未发现“黏结界面破坏型”。结论:氧化锆表面经摩擦化学法硅涂层和硅烷偶联剂联合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氧化锆的黏结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9.
口腔颌面部骨质缺损临床常见,目前主要通过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骨移植等方式进行修复.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不足。应用骨组织工程修复骨质缺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就目前β-磷酸三钙、胶原及其复合物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认为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根据下颌骨缺损类型,设计个体化内置式圆弧牵引器,通过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畸形。方法:对患成釉细胞瘤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患者,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及修复后下颌骨形态,在快速原型模型上设计个体化内置式圆弧形牵引器,应用三焦点转移盘牵引方式,在肿瘤切除同期行牵引成骨手术,牵引前间歇期7d,牵引参数为0.4 mm/次,2次/d,固定期6个月。拆除牵引器后,二期行牙列修复。结果:牵引器植入后牵引过程顺利,固定6个月后X线片显示新骨形成均良好,但2个转移盘间见纤维愈合,拆除牵引器时需行钛板内固定。牙列修复前,发现下颌骨形态略小、矢状向后缩,再次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前移下颌骨,到达设计位置并稳定后,行覆盖义齿修复。结论:个体化内置式圆弧牵引器可以有效修复下颌骨大型缺损,避免传统骨移植手术造成的供区创伤,但在前期设计时,需要适当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