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超声清洗时间和消毒灭菌频率对镍钛根管锉的抗拉性能的影响,以了解超声清洗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在镍钛根管锉灭菌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新的ProTaper S2锉和F2锉各25支,分为5组:标准组(未处理)、对照组(未超声-高压灭菌)、A组(超声震荡50 min+高压灭菌5次)、B组(超声震荡100 min+高压灭菌10次)、C组(超声震荡150 min+高压灭菌15次),分别用万能测试仪对其进行抗拉伸强度的性能试验.结果 S2及F2的标准组之间的抗拉伸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样本间不存在差异性;经不同时间超声清洗及不同次数高温高压处理的S2镍钛锉抗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A组、B组、C组分别为(76.58±4.87)MPa、(71.00±5.39)MPa、(72.33±3.43)MPa、(66.81±4.08)MPa;F2镍钛锉抗拉伸强度结果分别为:(111.75±6.83)MPa、(110.46±3.88)MPa、(107.29±3.89)MPa、(94.53±6.61)MPa;A、B组与对照组的ProTaper S2锉和F2锉的抗拉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镍钛锉经超声震荡50 min+高压灭菌5次及超声震荡100 min+高压灭菌10次消毒后,其抗拉伸强度无明显影响;C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即镍钛锉经超声震荡150 min+高压灭菌15次消毒后,对其抗拉伸强度有影响.结论 常规超声-高压灭菌消毒超过一定频率可能增加ProTaper系统镍钛根管锉折断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观察组(n=30,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参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牙周感染控制率和治疗服务满意率,并对牙周参数与HbA1c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等参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FPG、2hPG、HbA1c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牙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与HbA1c正相关(r2=0.844、0.900、0.932、0.866;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67%vs 70.00%,P<0.05)。结论:对老年中重度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行临床系列牙周基础治疗,有利于控制牙周感染,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减少老年患者感染,提高老年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为跨学科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前牙区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前牙缺失患者植入48颗种植体(均为Xive及3I种植系统),术后行即刻临时冠修复,3~6个月后行最终烤瓷冠修复,并对其进行定期临床观察和放射学检查.结果:修复后经3~50个月观察,所有病例全部成功,美学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在前牙区行牙种植即刻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磊  王鹏 《上海口腔医学》2013,22(5):581-584
目的:探讨铸造纯钛环对龈下残根修复的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在我科收冶的32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龈下残根的病例,采用铸造纯钛环+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于修复前和修复后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进行常规牙龈指数检查、龈沟液量检测,采用 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的牙龈指数、龈沟液量在修复前、修复后 12个月和 24 个月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合适的病例中,采用铸造纯钛环修复龈下残根,大多数患牙仍能发挥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毕格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活性多孔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物应用于牙槽嵴保存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毕格犬第2代BMSCs接种于活性CPC上,形成活性CPC/BMSCs复合物.拔除4只毕格犬...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谢某,女性,56岁,无业。2009-05-04因"左侧面颊部肿块1年余"来我院就诊。肿块缓慢长大,无疼痛等不适。入院查体: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面神经各分支无功能障碍表现。左侧下颌角前下缘颊侧上方可扪及一直径约2cm的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界限清楚,活动度较小,无明显压痛,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无明显粘连。双侧颌下可扪及约0.5cm×1.0cm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正>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s,BCA)和基底细胞腺癌(basal cell adenocarcinoma,BAC)是唾液腺肿瘤中较少见的上皮性良性和恶性肿瘤,因其少见,文献中很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右侧耳前区色素性肿块30余年,初始肿块仅黄豆大小,近10年缓慢增大,无疼痛及其它异常感觉。2009-06-02入院检查:右侧耳前区表面皮肤可见一黑色肿块,不规则,隆起,约1.5 cm×2.0 cm大小,质地中等,无毛发生长,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紫外线光功能化对二氧化纳米管钛表面改性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预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钛种植体,并用波长为250 nm、功率为2mW/cm2紫外线(UVA)对种植体进行处理。将种植体植入SD大鼠股骨,12周后取含种植体骨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成情况并计算骨结合率。结果UVA处理组种植体周围新生骨组织多于未UVA处理组,且更致密。UVA处理组和未UVA处理组的骨结合率分别为(72.21±10.42)%和(44.98±9.62)%,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UVA光功能化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有助于促进钛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