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 建立二烯丙基二硫 (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 3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方法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筛选DADS处理人胃癌细胞MGC80 3细胞后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经过抑制消减杂交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获得富集的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 ,PCR检测插入片断的阳性克隆。结果 建立DADS诱导人胃癌MGC80 3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 ,并从消减文库中随机挑取的 10 0个白色克隆中筛选个阳性克隆 ,发现插入片断为 10 0~ 6 0 0bp。结论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可有效筛选DADS处理人胃癌细胞MGC80 3细胞后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 ,其消减cDNA文库的建立 ,为进一步寻找胃癌发生相关新基因 ,深入揭示DADS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抑瘤基因LRRC4通过MAPK信号通路阻滞U251细胞于G0/G1的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LRRC4基因转染至U251细胞,G418筛选构建稳定转染的LRRC4/U251细胞株并验证LRRC4的阳性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LRRC4对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ERK,JNK及P38的表达影响;流式细胞仪、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分析LRRC4对U251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影响.结果:LRRC4能够下调磷酸化ERK的表达,上调总蛋白JNK2和磷酸化c-Jun的表达.LRRC4下调了U251细胞中突变型P53的表达,以及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和它的表达.LRRC4的重表达将U251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LRRC4主要通过MAPK通路的关键分子JNK2上调磷酸化的c-Jun,抑制突变型的P53的表达,进而下调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和cyclin D1的表达,将U251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制备兔抗脑瘤候选抑瘤基因LRRC4(leucine-rich repeats containing 4)的多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检测LRRC4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S Gene1.1软件分析LRRC4全长蛋白,避开跨膜结构域,选取亲水性及抗原性均好的蛋白序列.构建相应的融合表达载体pGEX-4 T-2/276 bp,转入E.coli JM109中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收集并纯化抗血清,获得兔抗人LRRC4多抗,应用该抗体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RRC4在正常人胚胎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正常脑组织与各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兔抗人LRRC4多抗,进一步证实了LRRC4在正常人脑组织中相对特异高表达,在脑胶质瘤中表达下调(22例/37例)或缺失(15例/37例),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结论:兔抗人LRRC4多抗效价高、特异性好,应用该抗体检测到LRRC4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为LRRC4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钱海凌  黄琛  李丽 《四川中医》2008,26(2):43-44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高凝状态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水蛭注射液4ml/日静脉滴注,共用3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血栓素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血栓素和肺功能等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水蛭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高凝状态和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对其防治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从平肝潜阳、祛痰熄风、补养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温阳利水等方面着手.其中活血化瘀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6.
黄琛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3):167-167
近年来 ,卵巢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应用酶学技术诊断卵巢癌已日趋广泛。为了弥补乳酸脱氢酶( LDH)、α-淀粉酶 ( α- AMS)、癌胚抗原 ( CEA)各单项检查在卵巢癌血清学诊断中灵敏度较低的不足 [1] ,笔者对 LDH、α- AMS、CEA三者进行了联合检测。经临床证实 :三者联合检测 ,以其中任意两项阳性为联检阳性 ,可提高卵巢癌的阳性检出率 ,并有助于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卵巢良性肿瘤组 :30例 ,其中卵巢囊肿 2 3例、良性畸胎瘤 7例 ;年龄 1 8~ 60岁。卵巢癌组 :39例 ,其中浆液性囊腺癌 1 4例、粘液性囊…  相似文献   
97.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保健食品发展的有关因素,正确引导保健食品的开发和消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14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有关保健食品的知识,态度和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主要来自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分别为83.3%;和61.7%,42.7%消费者在1999年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在200-500元,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普及营养保健知识,强化保健食品市场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经乳突面神经管次全程减压术治疗46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19例面神经梳理术治疗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Ⅵ级10例,Ⅴ级10例,Ⅳ级15例,Ⅱ~Ⅲ级11例,其中,面瘫后遗症患者13例,多为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3例;伴随联带运动和(或)鳄鱼泪20例。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大部分恢复良好,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H-B级别降低为Ⅱ~Ⅲ级,后遗症患者H-B级别大多数降低为Ⅰ~Ⅱ级,面部发紧及联带运动明显减轻。将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为优,Ⅲ~Ⅳ级为良,Ⅴ、Ⅵ级为差。结果 术中见外伤患者面神经损伤位于膝状神经节至锥曲段,表现为神经水肿或卡压,无明显断裂伤。非外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神经水肿或卡压,粘连,有4例面瘫后遗症多年患者,术中见面神经仍水肿明显。46例患者中,术中出现水平半规管局部破损1例,上鼓室开放2例,眩晕2例,半月减轻,2个月痊愈,头晕10例,...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6例白血病患者和60例非白血病患者对照组骨髓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分析不同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86例白血病患者中,有12例(13.9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60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均未检测到甲基化,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系白血病患者RASSF1A基因甲基化比例(23.1%)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患者(6.4%)(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存在RASSF1A基因甲基化,淋巴系白血病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白血病分型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与正常皮肤的基因表达差异,从分子水平揭示HS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利用PubMed公共数据库文献挖掘HS与正常皮肤的差异表达基因,确定HS相关基因,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生物学通路、GeneOntology(基因本体)和功能注释聚类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筛选HS相关基因55个(上调基因46个,下调基因9个).51个基因构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其中上调基因TGFB1、FN1、JUN、COL1A1、CTGF、VEGFA、FOS、COL3A1、IGF1、IL4、PELO、SMAD2、TIMP1、PCNA、ITGA4和下调基因ITGB1和DCN为此网络中心节点.HS相关基因参与黏着斑形成、整合素信号转导和肿瘤相关等生物学通路.并在细胞表面受体介导和胞内信号转导、组织发育与形态发生、细胞凋亡与增殖、大分子合成与代谢等生物过程,钙离子结合、双链DNA结合、启动子结合、肝素结合和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等分子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注释聚类显示,HS相关基因多与表皮组织发育,血管生成,以及细胞凋亡调控有关.结论 TGFB1、FN1、JUN等关键基因,以及表皮组织发育,血管生成,以及细胞外基质-整合素-黏着斑相关的生物学通路、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在H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其进一步分析有利于揭示HS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