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8篇
  免费   1484篇
  国内免费   980篇
耳鼻咽喉   233篇
儿科学   528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1444篇
口腔科学   337篇
临床医学   4160篇
内科学   2578篇
皮肤病学   249篇
神经病学   603篇
特种医学   1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2223篇
综合类   9300篇
预防医学   3878篇
眼科学   311篇
药学   3231篇
  34篇
中国医学   3588篇
肿瘤学   912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725篇
  2022年   639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779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596篇
  2014年   1814篇
  2013年   1148篇
  2012年   1395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386篇
  2009年   1394篇
  2008年   1413篇
  2007年   1466篇
  2006年   1413篇
  2005年   1505篇
  2004年   1447篇
  2003年   1181篇
  2002年   995篇
  2001年   1061篇
  2000年   1055篇
  1999年   1112篇
  1998年   1006篇
  1997年   960篇
  1996年   964篇
  1995年   780篇
  1994年   757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82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304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90篇
  1986年   163篇
  1985年   146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106篇
  1982年   104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14篇
  1958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对比循经针刺与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循经针刺治疗。结果:显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61.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循经针刺"。  相似文献   
13.
14.
材料与方法搜集2001年1月至2005年8月经我科完整造影、腔镜室电子胃镜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病理科病理证实的胃癌32例,其中早期胃癌3例,进展期胃癌29例,男27例。女5例,年龄31—73岁。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影响了9%的成人,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西方国家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治疗的首要原则是缓解症状和减少加重人数。支气管扩张约噻托溴铵为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最近已成为治疗COPD的一线药物。目前还没有联用两种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确定联用沙美特罗和噻托溴铵是否比单独应用能较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治疗中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石膏外固定,等待骨感染控制并稳定后3~6月始能做内固定或自体骨移植等治疗,不但治疗时间长,邻近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而且仍有相当多的失败率.近些年来采用带血管的肌骨瓣或骨皮瓣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而且存在植入骨不连接甚至感染的可能.1998年3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1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术前口服组合药物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2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组合药物口服代替传统方法为38例大肠癌患者做肠道准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42例,女34例,25~78岁。手术方式:Miles术12例,骶前切除术24例,结肠部分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术前均无肠  相似文献   
19.
经鼻给予抗ICAM-1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经鼻给予高、中、低剂量抗ICAM-1单抗干预组.采用插线法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干预组于缺血1 h经鼻给予抗ICAM-1单抗,再灌24 h后取脑行冠状切片.采用TTC、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免疫组化阳性区占总面积比.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脑标本均可见缺血侧的脑膜充血,脑组织肿胀;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及低、中、高抗ICAM-1单抗干预组脑梗死体积(以像素值表示)分别为57 042±12 483、32 871±4 325、25 932±3 103和15 325±3 356,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比分别为(6.64±0.476)%、(5.15±0.987)%、(4.36±0.682)%和(3.42±0.53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2)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可有效降低脑组织ICAM-1的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3)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的剂量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4)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比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大鼠的阴茎海绵体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绵体肌电图诊断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300~400 g)分成:对照组、T9和L6损伤组(每组8只)。损伤脊髓1周后,用肌电图仪采集注射阿朴吗啡前后阴茎肌电数据,采集频率20~3 000 Hz、扫描速度5 ms/d、灵敏度10 μV/d。用t检验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结果对照组使用阿朴吗啡10 min均方根振幅为(5.60±0.89)μV, 大于T9损伤组(3.60±1.14)μV(P<0.05);使用阿朴吗啡前、使用后5 min和10 min高/低功率比均为0.05±0.03,小于L6损伤组0.13±0.04、0.15±0.07、0.13±0.07(P<0.05)。T9损伤组使用阿朴吗啡后5 min和10 min平均频率分别为(122.40±47.99)、(151.80±76.42)Hz,较L6损伤组(278.83±118.66)、(265.00±81.35)Hz低(P<0.05)。结论海绵体肌电图对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