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 05 - 01—2010 - 08 - 31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21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比较重型组和危重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结果(1)危重型组较重型组患儿高热明显(P = 0.002)、皮疹不典型(P = 0.000);(2)120例(99.17%)EV71阳性患儿累及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萎靡(84.30%)、频繁呕吐(65.30%)、肢体抖动(60.33%)和睡眠障碍(53.72%)、查体发现膝反射异常(52.07%);(3)危重型组呕吐、神志不清、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胸片提示有肺部渗出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型组(P < 0.01);(4)51例(42.15%)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 12 ×109/L或者 < 4×109/L;52例(42.98%)患儿血糖 > 6 mmol/L,22例(18.18%)肌钙蛋白-I(cTnI)升高,危重型组的这3项指标与重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多累及神经系统,高热、皮疹不典型、频繁呕吐、神志改变、肌张力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 3 s、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及肺部渗出性病变是手足口病重型患儿进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骨韧带样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X线、CT、MRI及病理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11例骨韧带样纤维瘤,1例位于锁骨,3例位于尺骨、桡骨,2例位于胫骨,2例位于髂骨,1例位于第1-第3跖骨,2例位于下颌骨,1例伴有病理性骨折。x线平片示骨质溶骨性膨胀性改变,其内见根须样肿瘤性骨小梁,灶内无骨化,灶边缘无硬化,骨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CT平扫病灶密度稍低于邻近肌肉组织,无坏死及骨化,邻近骨皮质变薄,内缘凹凸不平,呈粗大的骨嵴。MRI检查病灶在T1WI上呈等于肌肉组织信号,在T2WI上呈高于肌肉组织低于脂肪组织信号,其内可见条状或带状T2WI低信号。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内梭形成纤维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偶见核分裂,细胞间可见胶原组织包绕。结论:本病以骨膨胀性改变,根须样肿瘤性骨小梁,无骨化及骨膜反应为基本X线表现,根须样肿瘤性骨小梁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灶内在T2WI上条带状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而非特异性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温州市区儿童消化科门诊就诊的0~36月儿童为研究对象。向家长询问病史并填写调查表,同时检测血清总IgE及牛奶、鸡蛋黄、鸡蛋清、大豆、海鱼、虾、螃蟹等7项特异性IgE(sIgE)。根据病史及sIgE检测结果定可疑病例,然后进行食物剔除试验并随访6月。结果本组食物过敏检出率为18.99%。最常见的过敏原为牛奶(55.56%)和鸡蛋清(15.56%)。本组患儿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湿疹及便血。结论温州市区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致敏原为牛奶和鸡蛋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湿疹及便血,食物回避可有效治疗食物过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立位寰齿间距增宽与横韧带损伤的关联。方法回顾性测量18例外伤与非外伤所致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立位寰齿间距宽度,于MRI显示寰枢椎横韧带是否损伤,并分析不同病因寰齿间距增宽与寰枢椎横韧带损伤的关联。结果外伤中立位ADI增宽患者横韧带损伤比例(5/11)远高于非外伤(1/6);齿状突骨折ADI增宽患者横韧带损伤比例(4/7)远高于外伤齿状突非骨折患者横韧带损伤比例(1/4);ADI增宽3~5mm患者横韧带断裂比例(1/3),ADI增宽5~7mm患者横韧带断裂比例(3/5),ADI增宽7-9mm患者横韧带断裂比例(1/6),ADI增宽大于9mm患者横韧带断裂比例(2/4)。结论中立位ADI增宽患者,齿状突骨折为横韧带损伤的高危因素,横韧带损伤比率并不随中立位ADI间隙增宽而成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及治疗情况,为儿童抗Hp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Hp感染患儿163例,对其胃黏膜活检标本行Hp分离培养,采用E-test法对分离出的Hp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0),其中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抗Hp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抗Hp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方案的根除率。结果 共分离出Hp 67株,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替硝唑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3.4%(58/67)、44.8%(30/67)、17.9%(12/67)、92.5%(62/67)、25.4%(17/67)。观察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85.0%(68/80)比72.3%(8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感染Hp对克拉霉素、替硝唑的耐药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目前临床上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标准三联抗Hp方案对大多数患儿仍然有效。对于标准方案根除失败或者对克拉霉素不能耐受的患儿,采用呋喃唑酮替代克拉霉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的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证实为肺吸虫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肺吸虫病肺内CT表现包括:交替性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单侧或双侧肺野内斑片状、结节状影,形态和位置易变;囊状、蜂窝状透亮影和隧道征;肺门增大。结论附壁结节空腔和“隧道征”对肺吸虫病的CT诊断具有较高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48例SPN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净强化值(PH)、结节-主动脉的净强化比值(CER)、时间-密度曲线(TDC)及强化方式(EP).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较良性结节有更高的PH值、CER值(χ2=12.76、21.00,P值均<0.001);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的PH值、CER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28例, MVD计数恶性结节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F=110.08,P值均<0.001).CT动态扫描参数PH值、CER 值与恶性、良性和炎性结节的MVD呈正相关性.结论 CT动态增强对SPN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其动态增强的特点与SPN的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鼻咽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鼻窦炎、中耳炎及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A/N)是临床评价腺样体肥大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面研究资料很多[1-7].但有的学者主张以X线或数字化X线摄影(DR)片测量,有的学者认为螺旋CT(SCT)或MRI评价更为清晰而准确,且存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因此在临床实际评价腺样体肥大时易造成混淆或错误.本研究试图对DR和SCT评价腺样体肥大及不同测量方法和标准进行比较,以便有助于准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后鼻孔巨大鼻息肉CT表现。方法6例后鼻孔巨大鼻息肉病例,均在术前做了CT扫描,其中3例做了CT冠状位重建,3例做了CT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经鼻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后鼻孔巨大鼻息肉表现为鼻咽腔内类似水样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点状或线条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其中斑点状或线条状影可轻中度强化,肿块与鼻粘膜之间有宽窄不等的间隙;(2)3例与上颌窦病变关系密切,1例与筛窦关系密切,1例与蝶窦关系密切,1例与上鼻道关系密切。结论断层CT图像能较好显示后鼻孔巨大息肉的基本影像表现;断层图像结合CT冠状位图像,有助于发现后鼻孔巨大息肉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