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分析联合化疗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8例接受3D-CRT,93例接受3D-CRT联合化疗,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全组总放疗剂量40~72Gy,中位剂量66Gy,常规分割。3D-CRT联合化疗组放疗期间接受PF方案化疗2个周期,部分患者再接受1~2个周期PF方案辅助化疗。[结果]3D-CRT联合化疗组和3D-CRT组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7%、55.4%、44.4%和68.4%、41.4%、32.7%(χ2=5.777,P=0.016),1、2、3年疾病相关生存率分别为79.8%、58.1%、46.5%和70.6%、44.4%、36.0%(χ2=4.445,P=0.035),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9%、48.3%、41.3%和57.6%、36.9%、29.9%(χ2=4.043,P=0.044)。单因素和因素分析均显示性别、病灶部位和联合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3D-CRT联合化疗组治疗急性毒性高于3D-CRT组,但均不影响治疗进程,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3D-CRT的总生存率、疾病相关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女性患者、病灶位于颈段或胸上段和接受联合化疗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2.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随访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生存情况及局部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期间182例食管癌病人接受3D-CRT的随访结果。治疗方法:采用三野以上多野共面照射为主,少数病例用非共面照射;剂量50~70Gy/5~7周,2Gy/次,每周5次(有8例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方案)。[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2%、47.5%、36.6%、29.5%;1、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5.9%、38%、31.8%、26.6%;1、2、3、5年局部控制率70.3%、62.8%、56.1%、54.5%;食管肿瘤未控或复发仍是死亡的第一原因,占死因的4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87例T1-4N0-1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三氧化二砷+放射治疗组(试验组),观察两组病人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消退情况,1、2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射治疗40Gy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5.45%(20,44)和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3,P=0.007)。两组的颈部肿瘤消退速度无统计学差异。40Gy时肿瘤消失组和残留组1、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0.9%和82.2%、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白细胞降低和恶心呕吐较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多为Ⅰ~Ⅱ度反应。其他毒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三氧化二砷增敏使鼻咽肿瘤消退更快,且无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放疗增敏对鼻咽癌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T1~4N0~1M0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简称放疗组)和ATO增敏组(简称增敏组),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治疗40Gy时鼻咽肿瘤和颈部淋巴结消退情况.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及放疗20 Gy后的24 h各取材1次.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增殖核抗原(PCNA)、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放射治疗40 Gy时增敏组和放疗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43.6%(17/39例)和20.0%(7/35例),差异有显著性(χ^2=4.684,P=0.003);两组颈部淋巴结消退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剂量为20 Gy的PCNA、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均下调,但仅增敏组PCNA和Bax差异有显著性(Z值分别-2.449和-3.031,P值分别为0.014和0.002).两组24例肿瘤消失患者中,PCNA、Bax和p53蛋白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值分别为-2.656、-2.359和-1.999;P值分别为0.008、0.018和0.046);肿瘤未消失患者中,仅PCNA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2.815,P=0.015).结论 ATO对鼻咽癌患者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通过下调PCNA及凋亡相关蛋白,抑制肿瘤增殖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不适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T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DDP同期放化疗的毒性及疗效。  方法  33例胸段食管鳞癌T3N0MO~T4N2M0期患者(不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第1天和第22天行TP方案诱导化疗,多西他赛(艾素)75 mg/m2, DDP 75 mg/m2。第43天开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 Gy,2 Gy/次,5次/周。同期化疗:DDP 30 mg/m2,1次/周,放疗开始的第1、8、15、22、29、36天给药。  结果  诱导化疗Ⅳ级骨髓毒性为12.12%(4/33),无Ⅲ级或以上的肝、肾毒性。同期放化疗骨髓毒性最高为Ⅲ级,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Ⅲ级毒性分别为21.21%(7/33)、15.15%(5/33)、3.03%(1/33),无Ⅱ级以上的肝肾毒性。Ⅲ级放射性食管炎为9.10%(3/33),未发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及Ⅰ级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治疗结束评价显效(CR+PR)84.85%(28/33),稳定(SD)12.12%(4/33),进展(PD)3.03%(1/33);治疗后2个月评价显效(CR+PR)75.76%(25/33),稳定(SD)9.10%(3/33),进展(PD)15.15%(5/33)。全组死亡病例15例。1年生存率66.4%,最主要失败模式是局部失败46.67%(7/15),局部+远处失败26.67%(4/15)。  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TP方案诱导化疗+DDP同期放化疗的毒性可以耐受,局部失败仍然是主要的失败模式。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17例,放射治疗方法均为前程常规放射治疗(2.0 Gy/次,5次/周,共40 Gy)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2次/d,1.6 Gy/次,10次/周,共25.6 Gy),全疗程总剂量65.6~70.8 Gy,36~39分次,40~43 d完成。结果:随访时间4~6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39.2%、39.2%,中位生存16个月。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8%、39.2%、29.4%。死亡10例(复发和转移)。未发生食管出血、穿孔或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较常规放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7.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有效的手术替代治疗方法。SRT的疗效和手术结果相当,严重并发症不高,但多数病例治疗后可引起病灶部位纤维变。合适病例为直径〈5cm并且远离食管、气管或主支气管的病灶,生物等效剂量应达到100Gy为宜。  相似文献   
28.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有效的手术替代治疗方法。SRT的疗效和手术结果相当,严重并发症不高,但多数病例治疗后可引起病灶部位纤维变。合适病例为直径<5cm并且远离食管、气管或主支气管的病灶,生物等效剂量应达到100 Gy为宜。  相似文献   
29.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临床分期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6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3D-CRT的食管癌患者236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参数和影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筛选出来的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26.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部位、X线下病灶长度、病灶横截面最长径、最大横径、最大前后径、壁厚、病灶CT长度、GTV-E、是否外侵、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模式、淋巴结个数、GTV-LN、GTV-T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GTV-T、病灶横截面最大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CT影像上GTV-T和病灶横截面最长径影响食管癌3D CRT的疗效,可以作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N0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存情况以及失败模式。[方法]收集1989年5月至2009年10月610例N0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颅底鼻咽部CT扫描。采用60Co治疗机γ线或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治疗,常规分割、连续放疗。65例患者接受了放化疗综合治疗。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和10年的生存结果:总生存率分别为78.7%和66.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8.8%和55.8%,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2%和72.5%,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8%和91.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5.5%。治疗后首次失败事件中,单纯局部复发100例(16.4%),单纯区域复发15例(2.5%),单纯远处转移52例(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0期鼻咽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影响N0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T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