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7例病理确诊食管癌患者,全组患者接受根治性3D-CRT,其中29例接受同期化疗。每周记录食管炎RTOG分级至放疗结束后4周,并计算出食管炎指数(EI)作为评价放射性食管炎程度的标准。采用单因素分析食管炎相关因素,观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食管病灶部位、食管病灶长度、临床靶区(CTV)长度、食管受照射处方剂量、是否合并化疗和治疗前进食情况。[结果]根据RTOG标准,全组37例患者中发生0、1、2、3、4度食管炎分别为7、13、15、1、1例,相应的EI为0~18,平均值为7.6。单因素分析显示,EI随食管病灶长度增长而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合并化疗组EI也大于单纯放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未发现EI值和其他因素存在统计学关系。[结论]食管病灶长度和合并化疗是导致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N_0期鼻咽癌颈部照射的合适范围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N0 期鼻咽癌颈部照射的合适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例N0 期鼻咽癌病人治疗后颈部控制结果及相关因素。全部病例接受单纯根治性放疗 ,鼻咽中位剂量DT70Gy ;颈部治疗范围只包括双侧上半颈 ,治疗剂量DT( 4 0~ 72 )Gy(平均DT4 7Gy ,中位DT5 0GY)。 结果 共有 9例病人治疗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部 5年控制率 96 .1%。其中 4例同时合并鼻咽部复发 ,单纯颈部复发 5例 ,单纯颈部复发率 2 .5 5 % ( 5 / 196 )。颈部治疗剂量低于DT4 5Gy组的颈部复发率为9.0 % ( 6 / 6 7)明显高于剂量高于DT4 5Gy组的2 .3% ( 3/ 12 9) ;有鼻咽复发者的颈部复发率 13.3% ( 4 / 33)明显高于无复发者的 3.0 % ( 5 / 16 6 ) ;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0 期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后颈部复发率很低 ,颈部治疗范围包括双上颈已足够 ,治疗剂量应高于 4 5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草案)》进行验证,为该草案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6年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36例,颈段25例,胸上段76例,胸中段118例,胸下段17例。放疗中位剂量64Gy(50~74Gy),其中有76例(32.2%)接受了以铂类为主的同期化疗。根据分期草案的标准进行T、N及临床分期,比较不同分期与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73例生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0(10~72)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26.2%。236例患者中,T1、T2、T3和T4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2%、24.3%、19.8%(P=0.006),生存曲线均无交叉。N0、N1和N2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16.5%、23.7%(P=0.087),其中N2组与N1组生存曲线存在交叉。Ⅰ、Ⅱ和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0和23.7%(P=0.033),Ⅱ、Ⅲ期生存曲线有交叉。有30例胸段食管癌存在胸廓入口以上食管旁小淋巴结转移(5mm<最长径<10mm),如将这部分患者N分期定义为N1,则N0、N1和N2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4.3%、26.6%和19.4%(P=0.029),各期生存曲线均能很好分开;由此定义的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31.2%和20.7%(P=0.009),各期生存曲线均能很好分开。[结论]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草案T分期可以较好地反映预后,N分期标准存在不足。建议将有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以上单纯食管旁小淋巴结转移(最长径<10mm)者定义为N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AcurosXB(AXB)算法与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治疗(SB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治疗计划,分别使用AXB和AAA算法重新进行计算,比较靶区和危险器官的剂量差异。其中PTV分为PTvlung(低密度区域)和PTVsoft(软组织密度区域)进行比较。结果:AXB算法在PTVlung的剂量明显低于AAA(P--0.000),对于10XFFF能量而言,该差别更大。而两种算法对于PTVsoft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险器官受量方面,AXB的胸壁、脊髓剂量低于AAA算法,但是AXB算法的患侧肺V,高于AAA(P〈0.05)。结论:AXB与AAA算法对于I期NSCLCSBRT治疗计划的主要差别在于PTVlung.AXB算法在PTVlung的剂量明显低于AAA。  相似文献   
15.
珍香胶囊治疗食管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珍香胶囊治疗食管癌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以观察其联合放疗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初治病人随机分成珍香胶囊联合放疗组 (试验组 )及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试验组在放疗同时服用珍香胶囊3次/天、6粒/次 ,放疗方案两组相同 ,用60Co或6Mv_X线照射DT60Gy~70Gy。观察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 ,症状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 ;两组放射反应 ,珍香胶囊的其它毒副作用。[结果]①治疗DT40Gy时 ,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87.5%和65.0% ,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χ2=5.591,P<0.05) ,其中试验组有6例达CR而对照组仅有1例达CR。治疗结束时 ,试验组的CR率高于对照组 ,两者分别为37.5% (15/40)和17.5% (7/40)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4.012,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有缓解 ,但试验组口干、大便秘结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 (68.7%vs33.3% ,P<0.05;86.7%vs40.0% ,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CD4 和CD8 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④两组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相当 ,两组均无Ⅲ、Ⅳ度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未有异常改变。[结论]珍香胶囊对食管癌有放射增效作用 ,可加快放疗时食管癌肿块消退速度 ,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安全无毒 ,不增加放疗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VMAT技术与固定铅门VMAT技术(FJT-VMAT)在鼻咽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 10.0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制定VMAT和FJT-VMAT两种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OAR)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两者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JT-VMAT计划中PGTVnd、PTV1和PTV2的Dmean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GTVnd和PTV1的Dmax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PTV1的Dmin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增高(P0.01,P0.05)。而PGTVnx剂量分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中Bstem计划区(Dmax)、SC计划区(Dmax)、双侧腮腺(Dmean、V30)和B-P(V20、V30)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OAR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的MU(683±87)较VMAT计划的MU(559±62)增加了22%(P0.05),单次平均治疗时间均约为2 min。结论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提供了更优的部分靶区剂量分布,且对部分OAR和B-P的保护有明显优势,其MU略高但TT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与肿瘤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7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组)和As2O3放射增敏组(增敏组),观察两组患者鼻咽肿瘤消退情况。每个病例在治疗前及放疗20Gy后24h各取材1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表达。结果:放疗40Gy时增敏组和放疗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3.6%(17/39)和20.0%(7/35),Х^2=4.684,P=0.003。增敏组Ang-1和Ang-2蛋白在放射治疗剂量20Gy时均表达下调,z分别为-2.147和-2.985,P值分别为0.032和0.003。在40Gy肿瘤消退组,Ang-2蛋白下调,z=-02.183,P=0.029。结论:As2O3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具有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Ang-1和Ang-2蛋白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细胞HIF-1α和COX-2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55例食管鳞癌食管镜活检组织中HIF-1α、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用同样方法检测癌组织中 CD34的表达评估M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和69.1%,MVD为2~29条/高倍视野,平均为(11.2±4.1)条。HIF-1α和COX-2的表达水平与MVD数量无关。HIF-α和COX-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均无关。单因素分析示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和2年生存率与HIF-1α、COX-2表达及MVD无关。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情况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无关。 HIF-1α和COX-2 的表达水平及MVD均不能作为食管鳞癌放射治疗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武哲  陈志坚  李德锐  林志雄  李东升  陈创珍 《癌症》2009,28(11):1127-1131
背景与目的:胸上段食管癌所处的解剖特点导致其放疗计划的制订难度很大,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有可能克服上述难题。本研究比较分析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优劣,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胸上段食管癌11例进行研究。在实际治疗采用的CRT计划基础上,每一病例再设计-5野IMRT计划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肿瘤及相邻组织的计划靶区可见IMRT和CRT计划之间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包含99%和95%靶区的剂量均很接近(P〉0.05),但IMRT较CRT的适形指数好(0.68±0.04vs.0.46±0.11,P〈0.01)。IMRT对锁骨上区的剂量均匀性较CRT更好,二者的非均匀指数分别为1.17±0.05和1.33±0.15(P=0.01)。IMRT计划中脊髓计划区的最高受量明显较CRT的低(44.4Gyvs.52.5Gy,P〈0.05):10Gy以上的肺受照体积为(32±6)%.也明显较CRT计划的(35±9)%低(P〈0.05)。结论:对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较适形放疗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更有效保护脊髓,并显著降低肺10Gy以上剂量的受照体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常规放疗技术和治疗策略变化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989年9月至2007年2月间,首程治疗鼻咽癌3227例。按治疗技术的演变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89年至1995年,60Co治疗,规则野照射,耳前野+前颈切线野;第2阶段,1996年至2001年,直线加速器或60Co治疗,面罩固定低熔点铅不规则野照射,面颈联合野DT36~40Gy后改面颈分野,或面颈联合野后界避开脊髓,后上颈部用电子线照射;第3阶段,2002年至2007年,病人CT模拟定位,TPS设计,DVH评价治疗计划,直线加速器低熔点铅或MLC不规则野照射。同时对N2~3期病人同期化疗,大部分病人用PF方案(DDP+5-Fu)。[结果]随访结果,5年和10年总生存率,第1阶段为54.2%和47.2%,第2阶段为64.5%和54.6%,第3阶段的5年总生存率为71.1%。3个阶段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7,P=0.000)。局部晚期即Ⅲ~Ⅳ期的病人占所有病人的比例,第1个治疗阶段为83.8%,第2个治疗阶段为70.2%,第3个治疗阶段为73.9%。Ⅲ期病人5年总生存率比较,第1阶段为病人57.6%,第2阶段为61.7%,第3阶段为66.7%(χ2=6.510,P=0.039)。Ⅳ期病人总生存率比较,第1阶段为34.3%,第2阶段为45.0%,第3阶段为53.8%(χ2=22.289,P=0.000)。[结论]近20年来鼻咽癌治疗治疗技术和治疗策略演变进步,显著提高了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