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NSAIDs尤其是阿司匹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内科疾病的防治。近年来,良好的迹象表明阿司匹林和其他NSAIDs在胃肠道癌症的化学预防中具有潜在的能力。本文综述胃肠道癌症NSAIDs化学预防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52.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黏膜病变的多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 327例患者经胃镜及手术的胃黏膜病变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53、p16、bcl-2和环氧合酶同工酶-2(COX-2)蛋白的表达。Hp感染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体外研究表达人白介素 2 (hIL 2 )的重组痘苗病毒 (vacciniavirus ,VV)对MKN45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病毒学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能表达hIL 2的重组VV(VMJ6 0 1hIL 2 )。用DNA杂交技术鉴定VMJ6 0 1hIL 2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VMJ6 0 1hIL 2基因产物。用VMJ6 0 1hIL 2体外感染MKN45胃癌细胞株 ,探讨其对体外胃癌细胞的作用。结果 VMJ6 0 1hIL 2对体外MKN45胃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感染性 ,VMJ6 0 1hIL 2感染的MKN45胃癌细胞能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hIL 2蛋白。结论 VMJ6 0 1hIL 2的构建与鉴定 ,进一步为胃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p53、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内在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术中取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各2块,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作HE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bcl-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p53、p16和bcl-2表达与胃癌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关系(P〉0.05),但bcl-2与  相似文献   
55.
56.
重视消化系统疾病预测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郜恒骏 《胃肠病学》2008,13(3):131-133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研究的不断深入.使预测医学走到前台。通过基因型如SNP的检测就可使我们及早预测不同个体患某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同风险.从而及早采取预防或干预措施。这些研究有助于将来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医疗,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7.
张可浩  郜恒骏 《中国肿瘤》2015,24(4):268-272
近十年来,国内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各种困扰医院领导和广大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者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进一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全文总结作者十年来从事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以及第三方生物样本资源库中心建设的经验,针对目前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全过程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的顶层设计与构建、生物样本资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生物样本资源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自身造血机制等宏观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领导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者理清了思路和方向,破解了当前困扰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给医院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8.
59.
组织芯片研究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人直肠癌和相应癌旁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54例直肠癌、40例癌旁直肠黏膜组织制成54点和130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组织芯片中p53、cyclinD1、bcl-2、β-catenin、c-myc、COX-2以及nm23-h1的表达。结果 p53、cyclinD1、bcl-2、β-catenin、c-myc、COX-2以及nm23-h1在直肠癌和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p53与bcl-2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32,P=0.001), β-catenin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00)。在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与年龄有关,>60岁患者中β-catenin表达率高于<60岁患者(P=0.032)。β-catenin和bcl-2虽与组织学有关,但却表现为分化程度高组织表达率高(P=0.001,P=0.006)。cyclin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39),与其他病理资料无关。nm23-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远处转移以及Duke分期有关(P=0.003,P=0.022,P=0.002),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53 、c-myc、COX-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 p53、cyclinD1、bcl-2、β-catenin、c-myc、COX-2以及nm23-h1的异常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可能有关,尤其是p53、cyclinD1、bcl-2的高表达可能有助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断。cyclinD1的表达可能还参与了直肠癌的临床进展,nm23-h1与肿瘤的转移相关,该基因的低表达预示肿瘤的较强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肺栓塞(PTE)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差异。结果:PTE组血小板膜糖蛋白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者只占所测基因的45.4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性提示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仅发挥少部分功能,支持了临床大规模试验所述的不提倡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