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尿道热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道热是经尿道操作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较少见。我院自2000年8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本病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低剂量环磷酰胺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及对生存期影响.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分别给予低剂量CTX、最大耐受剂量(MTD)CTX灌胃,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低剂量CTX治疗组小鼠肿瘤MVD值较对照组和MTDCTX治疗组均降低,同时低剂量CTX组VEGF及Ki-67表达也降低(P<0.05);低剂量CTX治疗组小鼠生存期较MTD CTX治疗组延长(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CTX给药方式可抑制肺癌肿瘤微血管生成,具有良好抑瘤效果,动物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呼吸组4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工作,呼吸组进行缩唇、腹式、全身呼吸训练,对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呼吸组在PaO2、PaCO2、SaO2、FEV1、FEV1/FVC指标上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4.
手术室外紧急气管插管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多需紧急气管插管[1].本文拟调查手术室外紧急气管插管并发症,并分析与插管次数之间的联系及初步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75.
摘 要:铜的蓄积会导致调节性细胞死亡,这种死亡形式被称为铜死亡。铜死亡可能在多种癌症的发生、进展和预后中发挥作用,而铜死亡相关基因(cuproptosis-related genes ,CRGs)也可能与肿瘤预后有关,并作为肿瘤临床特征和肿瘤微环境的有用预测因子。CRGs可以作为诊断或治疗这些疾病的潜在生物靶点。全文对CRGs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及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ASAI-II级择期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I组25例,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和盐酸吗啡0.2mg;II组(对照)24例,仅用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术后镇痛根据患者要求,每次双氯芬酸钠50mg直肠用药。记录两组术后48小时内疼痛评分(VAS,0-10)、术后6、24小时测量两组动脉血气值。结果术后24小时内,I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II组(P〈0.05),且首次使用双氯芬酸钠的时间明显长于II组(P〈0.01),48小时内总消耗量I组明显少于II组(P〈0.01)。两组均未见呼吸抑制发生。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可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原癌基因(cerbB-2)在食管鳞癌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91例食管癌(鳞癌84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4例)的表达. 结果:nm23-H1和CerbB-2染色均定位于细胞浆,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在无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表达亦和预后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认为nm23-H1高表达或CerbB-2低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低,术后生存率高,预后较好, CerbB-2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CerbB-2蛋白高表达预后均差.  相似文献   
78.
79.
低张性宫缩乏力(以下称宫缩乏力)所致的活跃期延长或停滞是产科常见疾病。近来主张在产程中积极处理,减少由于宫缩乏力对母婴造成的危害,降低剖宫产率。分娩期应用安定,可促进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减少因产力异常引起的并发症。本文就安定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5年6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7.3岁;孕周37 2周~41 5周,平均39 3周。3组孕周、年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1.2用药指征孕足月头位,…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择期腹部大手术后首次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对POSSUM(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择期腹部大手术患者的一般相关资料、POSSUM评分、术后首次动脉血气指标pH、乳酸浓度、碱缺、PaO2/FiO2及术后各种并发症。ROC曲线比较酸碱血气指标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并确定乳酸最佳预测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比较两组术后实际与POSSUM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9例(28%)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除乳酸外(AUC=0.661,95%CI0.562~0.751,P=0.010),其他血气指标pH、碱缺、PaO2/FiO2均无统计学意义的预测价值(均P>0.20)。乳酸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最佳临界值为1.5mmol/L。两组POSSUM评分无明显差异,高乳酸组(>1.5mmol/L)并发症发生率与POSSUM评分预测率相仿(45%vs33%,P=0.136),正常乳酸组(≤1.5mmol/L)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乳酸组(14/71vs15/33,P=0.013),亦低于POSSUM评分预测率(20%vs31%,P=0.040)。结论:择期腹部大手术后首次动脉乳酸浓度可预测术后并发症,维持正常乳酸水平(≤1.5mmol/L)能降低术后POSSUM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