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7篇
  免费   1096篇
  国内免费   598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1142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3040篇
内科学   1541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634篇
特种医学   7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86篇
综合类   6431篇
预防医学   2363篇
眼科学   328篇
药学   2209篇
  18篇
中国医学   2177篇
肿瘤学   58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1223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1008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061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1014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文题释义: 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生物材料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增加椎体稳定性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指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组织强度下降、脆性增加等病理生理因素导致的椎体出现压缩、塌陷变形的疾病。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 < 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 < 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 < 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ORCID: 0000-0002-7618-7188(马延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替代供者(AD)移植一线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线接受AD移植治疗的AA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总生存(OS)率、植入成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极重型AA(VSAA)32例,重型AA(SAA)64例,非重型AA(NSAA)伴输血依赖13例,中位年龄6(0.8~18)岁,其中44例患者接受全相合无关供者(MUD)移植,44例接受8-9/10位点不全相合无关供者(MMUD)移植,21例接受不全相合亲缘供者(MMRD)移植,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外周血干细胞(PBSC)为主的移植,≥3个位点不合的单倍型移植加第三方脐血(UCB)一份。所有患者移植前均未接受过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并排除活动性感染。106例(97.2%)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中位重建时间为13(9~19)d,血小板中位重建时间为16(10~81)d。死亡13例,5年OS率为88.1%(95%CI 81.1%~91.4%),MUD、MMUD及MMRD三组患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总体急性GVHD(aGVHD)及Ⅱ~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74.3%和39.4%,总体慢性GVHD(cGVHD)和中度cGVHD发生率分别为30.7%和9.9%,无一例患者发生重度cGVHD。结论对于无同胞全相合供者的SAA/VSAA患儿,早期一线接受AD移植可能是一个选择,但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GVHD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不留置肾造瘘但留置双J管)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既留置肾造瘘管也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需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06例,按手术次序的奇偶分为观察组(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与对照组(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需求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漏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等指标的区别。结果 2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术后大出血、术后发热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用量、漏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相比,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漏尿时间、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中国丙型肝炎患者中HCV的基因型分布类型,并进行HCV在中国流行病学历史分析,进而研究HCV在中国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进化动力学特征.方法 从423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CV RNA并进行cDNA反转录,扩增E1和NS5B两个基因区的核苷酸序列,排除不合格及不适合分析的病毒株序列,再对合格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运用BEAST软件中的Bayesian MCMC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来进行Coalescence分析,通过重构BSPs(Bayesian skyline plots)图回溯HCV的流行病学历史.结果 HCV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如下:共包括6个基因型,12个基因亚型(1b:65.9%,6a:17.1%,2a:7.4%,3a:3.6%,3b:3.3%,6e:0.76%,1a,1c,2b,2f,4d以及5a共占0.25%),以及2个新基因型6变异体.所产生的5个BSP曲线图均凸显1993年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中国的HCV感染数量呈现指数增长,随后则陡然下降.结论 证实了HUV在中国多样性的流行现状,反映了HCV不断变化的基因型流行模式;1993年至2000年期间由于“单采血浆”事件的影响,HCV在中国的感染数量经历了一段“指数”增长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罪犯群体人格障碍阳性率,探讨罪犯人群人格的特殊性。方法以PDQ-4+问卷为工具,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罪犯群体378人。结果罪犯人群样本的PDQ-4+总分及各项分量表均分都显著高于大学生人群和普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22.59,P0.01或P0.001);各分量表得分的百分位显示在P90、P95位的得分普遍高出原量表划界分;方差分析表明反社会型、边缘型、被动攻击型、表演型及P总分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4.03,2.63,4.98,2.49;或P0.01),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自恋型、回避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分量表分及量表总分在罪犯曾经的职业类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7,3.09,2.87,3.33,3.49,3.86,3.87;P0.05或P0.01);t检验表明,罪犯PDQ-4+总分及分量表分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23,P0.05);分层聚类分析表明,罪犯群体人格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结论罪犯人格障碍存在高阳性率,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人格障碍测验为基础的三分类人格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分类模型,有助于监狱对犯人开展分类矫治工作。  相似文献   
996.
那年高考过后,在家等待通知书的我变得有些无所事事,升高的气温让我的心也愈发躁动起来。一天下午,我正在自己的卧室睡觉,比我大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带着他的女朋友小洁进了隔壁的房间,并重重关上了门。然后,我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是小洁发出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颅脑外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高糖血症、再发性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聚焦超声(FUS)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式治疗方法。在特定参数下,FUS可经颅骨对颅内组织进行热消融,也可联合微泡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提高药物疗效以治疗脑部疾病。201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了FUS用于原发性震颤的治疗。目前,FUS在治疗帕金森病、精神病、脑肿瘤、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脑部疾病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本文就FUS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Xpert HIV-1病毒载量(Xpert HIV-1 VL)检测用于HIV-1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Xpert HIV-1 VL和Abbott m2000 Real Time检测系统(Abbott m2000)同时检测191份血浆样本的HIV-1病毒载量。采用符合率、卡方检验和Kappa值等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定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相关性、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模型等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为1.00(P<0.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576,回归分析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2=0.9170),Bland-Altman模型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有95.3%(164/172)的样本在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Xpert HIV-1 VL用于检测HIV-1 RNA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适合临床用于对HIV-1患者血浆样本中HIV-1 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常用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制品中登革病毒(DENV)的灭活效果。方法将单采新鲜冰冻血浆(FFP),人凝血因子Ⅷ(FⅧ)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3种血浆及其制品中加入高滴度(8.00-9.25)的登革病毒液,分别采用亚甲蓝(MB)光化学法灭活FFP、有机溶剂/去污剂(S/D)法灭活FⅧ、低pH常温孵化法和巴氏消毒法灭活IVIG;以1×10~6/mL A549细胞接种于T25的培养瓶中作为病毒传代及滴度滴定指示细胞,将灭活前后的血浆及制品接种于A549细胞并检测其DENV滴度,并通过qRT-PCR对DENV RNA做定量检测;评估不同的灭活方法对DENV的灭活效果。结果 DENV滴度下降:MB光化学法灭活FFP下降滴度≥5.92 log,S/D法灭活FⅧ下降滴度≥5.17 log、巴氏法和低pH法灭活IVIG均下降滴度≥5.92 log,其中MB光化学法灭活FFP、SD灭活FⅧ及巴氏法灭活IVIG后DENV RNA(cp/mL)降低1.25 log-2.25 log,低pH法灭活IVIG后DENV RNA(cp/mL)降低0.17 log。所有血浆和血液制品样品经灭活后,在DENV宿主细胞上3代盲传后均未检测到DENV RNA。结论 4种常用病毒灭活方法均能有效灭活血浆及血液制品中的DEN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