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适形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在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方法1997年12月~2000年4月进行了HIFU体外治疗乳腺癌46例的临床研究工作,46例乳腺癌病人治疗前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分为手术组(乳腺癌原位癌灶HIFU治疗后1~2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HIFU组(乳腺癌原位癌灶单纯行HIFU治疗).其中,手术组24例病人(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5例),HIFU组22例病人(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18例、Ⅲ期3例).HIFU治疗区范围为乳腺癌癌块和距肿瘤边缘1.5-2.0cm以内的乳腺组织.两组病人在治疗后常规接受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手术组24例病人切除的乳房标本(含肿瘤病灶)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检查,研究HIFU对乳腺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HIFU组22例病人在HIFU治疗后通过临床体检,临床影像学检查(SPECT、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和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密切观察肿瘤病灶的转归、局部及全身情况,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①HIFU能从体外适形破坏体内乳腺癌病灶,HIFU预定靶区与肿瘤病灶完全重合,计划治疗范围与实际受损范围基本相等;②HIFU靶区内组织全部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和乳腺组织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征象,坏死区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③HIFU靶区内乳腺癌细胞PCNA、CD44v6、MMP-9和C-erbB-2mRNA表达消失,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④HIFU靶区内肿瘤滋养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受到破坏;⑤HIFU治疗后1~2周内MRI和SPECT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癌原位癌灶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消失及HIFU靶区范围;⑥HIFU治疗后乳腺癌原位癌灶逐渐吸收和纤维化,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⑦HIFU组22例随访病人CR9例、PR12例(局部穿刺证实肿块为纤维组织)、1例治疗后18月局部复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HIFU治疗后乳房外观和弹性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HIFU在乳腺癌局部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可行性.HIFU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可以根据肿瘤外科原则,从体外完全破坏体内的乳腺癌病灶,因而可能在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2.
我科自 1996年来共收治筛窦骨折合并眼部症状患者5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8例患者中男性 40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3岁~ 6 9岁之间。 13岁~ 17岁 3例 (5 1% ) ,18岁~ 5 0岁 5 0例(86 2 % ) ,5 0岁以上 5岁 (8 6 % )。致伤原因主要为拳击伤、棍棒伤、砖土块击伤、球类击伤、车祸伤。1.1 眼部并发症 见表 1表 1 筛窦骨折眼部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n %眼睑皮下瘀血、气肿 5 810 0球结膜下出血 5 0 86 2前房积血 813 7外伤性瞳孔散大 6 10 3角巩膜裂伤 2 3 4玻璃体积血 35 1麻痹性损伤 2 3 4视神经损伤 2 3 4球后积血、积气 10…  相似文献   
53.
Bowen病由John T.Bowen于1912年首次报道,是皮肤原位上皮鳞癌,一般不向真皮层及周围组织浸润,发病最常见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肤,也可见于口腔黏膜、眼结合膜和甲床[1].病因可能与化学因素(如砷剂等)及HPV(人类乳头瘤病毒)[2]有关.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治疗男性耻骨联合前Bowen病患者7例,对下腹及阴茎创面采用联合皮瓣覆盖,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文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设计和研制的HIFU治疗机,为7例患者进行了HIFU定点辐照。5例患者辐照后分别于1d、5d、6d、14d,4个月地乳癌根治术或乳房部分切除术,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HIFU对肿瘤的破坏情况。结果:HIFU辐照后肿瘤组织全部被破坏.结论:HIFU作为乳腺局部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不能用于腋窝林巴结转移的治疗0。  相似文献   
55.
兔宫体原位移植VX2肿瘤模型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原位成瘤率高,早期局限生长于子宫的原位移植宫体肿瘤模型。方法:4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用悬液(宫腔内,浆膜下)注射法,瘤块(宫腔,阴道)置入法,内膜分离包埋法移植肿瘤,观察其原位成瘤率及宫外生长率。结果:内膜分离包理法的原位成瘤率为100%。明显高于经阴道块置入法,宫腔内瘤块置入法及宫腔内悬液注射法(P〈0.001),与浆膜下悬液注射法的原位成瘤率无差异(P〉0.05),量无早期宫外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运动处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据患者术后对运动处方医嘱(150 min/周有氧运动)的执行情况分组,随访术后3、6、12个月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217例子宫腺肌病女性患者,115例患者执行运动处方列为“运动组”,运动处方依从率53.0%,102例患者无运动列为“无运动组”,2组患者基线资料及HIFU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运动组和无运动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术后3、6、12个月运动组VAS评分分别为3.0(2.0,4.0)、2.0(0.0,3.0)和2.5(1.0,4.0)分,均低于无运动组的3.5(3.0,5.0)、4.0(2.0,5.8)和4.5(2.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运动组子宫体积缩小中位数为9.780、14.046 cm3,而无运动组为2.935、 -2.432 cm3,运动组术后3、6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程度均高于无运动组(P<0.01)。结论:HIFU术后结合运动处方能够更有效降低VAS评分,缓解痛经症状,缩小子宫体积;运动处方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病HIFU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案,改善患者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57.
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肾积水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我们对1523例孕周32、36、38周孕妇行胎儿肾脏超声检查,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肾积水中的诊断标准及价值。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523例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27岁。初产妇925例,经产妇598例,均健康无合并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分析耳后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耳郭内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1-03/2006-1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耳郭内肿物患者9例,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清除病灶后用耳后皮瓣进行一期修复。皮瓣长、宽比例可达3:1。分离皮瓣,保留蒂部及周围组织,经耳后穿出,在无张力情况下间断缝合于创面。术后六七天拆线。结果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皮瓣无改变。9例患者随访1~3年,其中6例耳内痣患者随访1年左右,2例混合性血管瘤患者随访2年,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随访3年。所有患者病变无复发,手术效果良好,外形满意。结论耳后皮瓣供区隐蔽,皮瓣张力小,易成活,包扎简便,易于术后观察,是移植修复耳郭内肿物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首次将研发的中空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结合医用敷料在创面治疗中的抗菌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方法:制作动物感染手术创面模型为受试对象,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敷料为实验组、磺胺嘧啶银敷料和新霉素-黄连素敷料为对照组.结果:对每组创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三组相比,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最低,创面愈合时间最短. 结论:中空活性炭纤维一纳米银敷料能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间接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创面敷料.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于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78%)远高于对照组(62.22%)。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49.22±7.57)大于对照组(38.14±10.29);从神经功能评定等级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比率(35.56%、48.89%、13.33%)均高于对照组(13.33%、15.56%、33.33%),无变化比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37.7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均为2.2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于脑梗塞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