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21.
目的制备适合分离纯化磷酸激酶的亲和色谱介质。方法以纸纤维为载体,环氧氯丙烷等为活化剂,考察接臂、配基对磷酸激酶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亲和色谱介质制备的工艺路线,并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己糖激酶纯化倍数可达20倍以上,酶活回收率近60%。结论以自制的亲和色谱介质分离纯化啤酒酵母中的磷酸激酶,成本低,操作简单,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构建核呼吸因子-1(NRF-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成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后,筛选出稳定上调表达NRF-1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2-1)。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pLenti6.3-NRF-1.IRES2-EGFP质粒与两种包装质粒在293T细胞中包装成重组慢病毒,收集病毒并测定滴度。用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H9c2(2-1),然后用杀稻瘟素(blasticidin)筛选转染阳性细胞。用PCR法鉴定靶细胞基因组中NRF-1基因序列,用QPCR测定转染阳性靶细胞中NRF-1基因表达量。结果:收集的重组慢病毒滴度为5.5×10^7TU/ml。转染阳性靶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PCR结果显示,慢病毒携带NRF-1基因序列已插入靶细胞基因组。QPCR结果显示,转染阳性靶细胞中NRF-1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25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NRF-1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大鼠心肌细胞H9c2(2-1)中表达,为进一步上调NRF-1基因表达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并为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华东地区大动脉炎(East China Takayasu's Arteritis,ECTA)队列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K)患者的心脏受累特征。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ECTA队列TAK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TAK分类标准,排除具有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TAK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心脏受累组和无心脏受累组,分析心脏受累特点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TAK患者390例,其中心脏受累组186例(47.7%)。TAK患者中心脏瓣膜病155例(39.7%),冠脉受累52例(13.3%),肺动脉高压51例(13.1%),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4.4%),心肌病7例(1.8%)。心脏受累组男女比例为1∶5.6,初发中位年龄为32.6(23.3~45.4)岁,中位病程为30.0(6.4~108.5)个月。心脏受累组患者更易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表现(P<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也高于无心脏受累组(P<0.001)。Ⅱb型TAK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受累。结论 TAK心脏受累并不少见,ECTA队列中心脏受累的患者约47.7%,以瓣膜病、冠脉受累多见,建议规律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心脏受累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24.
1 材料 口腔护理用的无菌大头棉签,包装真空采血管用的泡沫底座. 2 方法 将大头棉签倒插在泡沫底座的圆孔中,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倒置于棉签杆上,自然晾干即可.  相似文献   
25.
王玉姣 《北方药学》2018,15(7):40-41
目的:探讨硫酸镁注射液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我院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硫酸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王玉姣  张蕊  李艳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91-3494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全基因组测序及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调控基因的突变导致DNA甲基化异常,从而导致AML的发生。其中,已有研究证实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甲基化发生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对应的针对性治疗。这里我们讨论AML中导致DNA甲基化异常的调控基因和针对表观遗传调控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与比较2006 — 2018年中国大陆恙虫病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高发区恙虫病流行特征。结果将12个恙虫病发病重点省份划分为北区、西南区和南区。 2006 — 2018年研究区内共有恙虫病病例146 653例。 北区和西南区恙虫病疫情呈单峰分布,分别集中在10 — 11月和7 — 10月;而南区呈双峰分布,集中在5 — 12月。 北区恙虫病病例数先增长再回落,2010年以后安徽省病例数较多,江苏省发病区(县)数较高。 西南区和南区恙虫病病例数和发病区(县)数均持续增长,其中西南区以云南省恙虫病病例数增长最快,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28.91倍,南区以广东省恙虫病疫情最为严重,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17.11倍,累计发病区(县)数高达139个。 恙虫病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特征,北区病例集中在安徽北部、山东中南部、江苏东北部;西南区病例广泛分布于云南省以及四川省的东部和南部;南区则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东部等地区。 各高发区发病数男少女多,发病均以41~50、51~60和61~70岁年龄组居多,其中西南区0~10岁年龄组儿童比例也较高。 各高发区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西南区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我国大陆地区不同恙虫病高发区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应在不同发病高峰季节对重点人群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恙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8.
从水生嗜热菌菌株中分离出的TaqDNA聚合酶,具有热稳定性、忠实性、离子依赖性以及对抑制剂敏感等特点,较其他聚合酶更适用于PCR技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于PCR技术.另外,部分研究人员也研制出了TaqDNA聚合酶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结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吉粒芬和GW003对急性放射病猴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成年恒河猴用(60)Coγ射线全身双侧一次均匀照射3.0Gy,实验分为照射对照、吉粒芬(rhG-CSF)和GW003治疗共3组,每组6只动物.吉粒芬治疗组动物于照射后0~13 d给予吉粒芬5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