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术后后装放疗、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后装放疗加吉西他滨全身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将44例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综合治疗组术中放置施源管3-6根,确定驻留点3-8个,术后3-10天行后装放疗,单次剂量10Gy,照射2-4次,总剂量20-40 Gy。放疗结束3周后,开始吉西他滨化疗,静滴1.4g每周1次,4周为1周期,每周期3次,共6个周期。对照组手术后不放、化疗。手术前后定期查血常规、肝功能、AFP、胸片、B超或CT。结果:综合治疗组后装放疗后AFP转阴率100%(17/17),对照组62.5%(10/16)(P<0.05);6月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7.3%(6/22)(P<0.01);综合治疗组一年复发率18.2%(4/22)、转移率0和一年生存率100%(22/22),与对照组的45.5%(10/22)、13.6%(3/22)和77.3%(17/22)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后装放疗加吉西他滨全身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2.
细胞凋亡调节的分子遗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凋亡是程序细胞死亡的一种形态学上的独特形式,在生物体的发育、自身稳定及许多事起重要作用。凋亡通过一种细胞固有的自杀程序的激为完成。凋亡细胞膜的变化对促进吞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都具有凋亡程序的成分。但凋亡程序的激活受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多种不同信号的调节。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和黑腹果蝇的遗传研究,已分离出一些调节凋亡的特异基因,ced-3ICD样半胱氢酸蛋白酶及 reape  相似文献   
23.
周旭宇  王健东  杨波 《人民军医》2001,44(8):441-442
近 10年来 ,由于诊断技术、外科、麻醉及术后重症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 ,加以术后后装放疗和门静脉化疗的应用 ,已有中晚期胆囊癌长期存活的报道。 1985~ 1996年 ,我们按美国肿瘤协会分期标准 (Tis :原位癌 ;T1:肿瘤侵犯粘膜或肌层 ;T2 :肿瘤侵犯肌周结缔组织 ,但没有透过浆膜或侵犯肝脏 ;T3 :肿瘤透过浆膜或侵犯邻近 1到 2个脏器 ;T4 :肿瘤侵犯肝脏 2cm以上或邻近 2个以上脏器 ) ,对T2 ~T4 期胆囊癌 83例行扩大根治术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T2 ~T4 期胆囊癌 83例 ,男 33例 ,女 5 0例 …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冲击放疗和术后后装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效果。方法:5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PLC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放疗组术前先行放疗6Gy,共3次,休息2周后再手术。术中放置施源管3-6根,确定驻留点2-8个,术后3-10d行后装照射,单次剂量10Gy,照射2-4次,总剂量20-40Gy。对照组手术前后不行放疗。结果:放疗组术前放疗后肿瘤明显缩小(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装照射后AFP转阴率100%(16/16),对照组56.3%(9/14)(P<0.01);放射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1);6个月生存率(100%)与对照组(92.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短程冲击放疗和术后后装放疗是提高PLC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术前短程冲击放疗、术后后装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冲击放疗和术后后装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将5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人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放疗组术前先行放疗6Gy,共3次,休息2周后再手术。术中放置施源管3-6根,确定驻留点2-8个,术后3-10d行后装照射,单次剂量10Gy,照射2-4次,总剂量20-40Gy。对照组手术前后不放疗。手术前后定期查血常规、肝功能、AFP、CT、B超、胸片,记录术中出血量。结果 放疗组术前放疗后肿瘤明显缩小(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装照射后AFP转阴率100%(16/16),对照组63.6%(9/14)(P<0.01);6个月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0%(5/25)(P<0.01);6个月生存率100%(25/2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术前短程冲击放疗和术后后装放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p16状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18例患者原发性肝癌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石蜡标本 3 6块 ,以PCR SSCP方法检测p16基因exon 2。结果  18例中p16变异占 2 2 .2 % (4 /18) ,其中 2例仅在转移灶发现 ,另 2例为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发生变异 ,ex on 2缺失占 11.1% (2 /18) ,突变占 11.1% (2 /18) ,但该 4例变异均发生在 7例原发性肝癌转移同时伴有复发的患者 (5 7.1% ,4/7) ,显著高于仅转移无复发患者 (0 /11) (P <0 .0 5 )。 4例p16变异病例的术后复发转移时间 (7个月 )显著早于 14例无变异者 (2 1个月 ) (P <0 .0 5 )。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的复发转移过程中 ,p16变异起重要作用 ;小部分p16变异也可始发于转移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1年;初次手术行Billrotn II式胃大部切除术24例;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18例;残胃手术切除率为73.3%.结论 残胃癌大多发生于初次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多发生于Billroth II术式,癌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治性手术是残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Gallbladder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y of biliary tract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 The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gallbladder cancer has been improved in some aspects. Identifying the accurate stage is the ba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Radic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choice of treatment which provides patients long survival. For most patients in T1a stage, simple cholecystectomy is adequate, but dissection of hepatoduodenal ligament should be added when the lesions located in neck and duct of gallbladder. Patients in T1b stage often need radical cholecystectomy. Radical cholecystectomy with Ⅳb and Ⅴ segmentectomy and lymphadenectomy of N2 nodes should be performed to patients in T2 stage. Extended right lobe resection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selected T3 and T4 patients.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for gallbladder cancer remains unsatisfactory, and current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s were based on 5-FU, gemcitabine or S-1. The effect of a new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zation scheme with continuous infusion of somatostatin,epirubicin 5-FU/CF and cisplatin is under research,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promising. Radiation shows some benefits to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ncer, but its effects are still uncertain.  相似文献   
29.
<正>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2]。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根治肝癌的方法,但对于术中是否行淋巴结清扫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在肝外胆管癌的手术治疗中,常规清扫肝周淋巴结已达成共识[3]。然而,对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目前仍然争议不断。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发生率较低。Watanabe等[4]在一项  相似文献   
30.
应客观、正确评价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肺功能,充分估计手术风险,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尽可能改善肺功能,以提高其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肺功能评估主要包括呼吸功能检查及心肺储备功能检查。了解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相关风险因素, 有助于判断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高危病人,利于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