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3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肿瘤浸润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一个随机的多步骤过程,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常规疗法难以奏效,而生物反应调节剂(BRM)通过增经机制固有的抗癌能力,于肿瘤转移的各个环节上杀灭肿瘤细胞,防止转移与复发。本文就几种常用的BRM的抗转移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2.
淫羊藿甙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淫羊藿甙 (ICA)抑制肿瘤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 ,NBT染色法 ,TRAP PCR ,RT PCR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 :ICA显著抑制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 ,且端粒酶活性下降与细胞表面粒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率呈负相关 ;诱导HL 6 0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 ;改变HL 6 0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 ,表现为G0 /G1期细胞逐渐增多 ,S期细胞逐渐减少 ;上调分化相关基因p2 1、下调增殖相关基因c my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阐明了ICA显著抑制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从基因 蛋白 细胞效应水平揭示了其调节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3.
采用非经典MHCI类免疫耐受分子HLA G反义基因 ,封闭和阻断肿瘤细胞上HLA G分子的释放 ,逆转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利用反义核酸技术 ,合成HLA G反义寡核苷酸 (ASODN ) ,硫代化修饰与脂质体形成复合物 ,转导入表达HLA G的绒毛膜癌细胞系JEG 3。采用RT PCR方法检测HLA G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 G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ASODN处理后 ,对JEG 3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MTT法检测ASODN作用后 ,JEG 3作为第 3种抑制细胞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HLA GASODN可显著抑制JEG 3细胞HLA G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逆转HLA G分子诱导的免疫效应细胞的凋亡作用 ,逆转HLA G分子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苷(ICA)对HepG2.2.15细胞增殖及对CD3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ICA对肝癌细胞Fas/FasL途径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为ICA的开发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50 μg/mlICA作用HepG2.2.15细胞48、72小时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2.04%、29.68%(P<0.05),呈时间依赖效应.HepG2.2.15细胞经ICA处理后,FasL的表达率由16.22%显著下降至8.29%,Fas表达率由0.79%提高到1.70%(P>0.05).ICA可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凋亡率从46.66%下降为18.20%.ICA处理HepG2.2.15细胞后,不同效靶比的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可分别由对照组的15.81%、35.04%、42.85%显著提高至42.58%、67.55%、88.93%(P<0.05,P<0.01),呈效靶比依赖效应.结论:ICA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增殖,并有一定时间依赖效应;ICA可下调FasL的表达,上调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对HepG2.2.15细胞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有一定阻断,逆转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ICA显著增强HepG2.2.15细胞对CD3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5.
为进一步探讨济南假单胞菌制剂(PJA)抗瘤作用机制,将PJA作用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采用MTT、放免、流式细胞术、粘附实验、运动侵袭实验等多种手段进行了检测。显示PJA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并能影响PG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使S期减小。其对PG细胞内cAMP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cGMP水平,提高cAMP/cGMP比值,同时降低PG细胞对胞外基质的粘附性及侵袭、运动能力,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提  相似文献   
66.
Tiam-1反义基因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基因—蛋白—细胞效应多层次水平,观察Tiam1反义基因下调肿瘤细胞内转移相关基因Tiam1 mRNA和调节细胞骨架结构的Rho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遏制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反义核酸技术合成Tiam1反义寡核苷酸,硫代化修饰与脂质体形成复合物(Tiam1 ASODNSLf),转导入人高转移巨细胞肺腺癌 PG细胞。采用 RTPCR技术检测Tiam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Rho蛋白表达水平,Matrigel体外转移模型检测PG细胞的侵袭转移力。结果: Tiam1ASODNSLf抑制PG细胞Tiam1 mRNA表达水平,其相对表达值从0.86下降为0.38;显著抑制PG细胞内Tiam1介导的信号传递相关Rho蛋白表达水平,其表达率从27.96%降至16.86%(P<0.001)。显著抑制穿过人工基底膜的侵袭转移PG细胞数,从945±40下降为649±35(P<0.05)。结论:Tiam1反义基因下调PG细胞中侵袭诱导基因mRNA表达及其介导的信号传递蛋白Rho的表达,从而遏制其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ICA,PJM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提高免疫效应细胞识别和杀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ICA,PJM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ICA,PJM对bcl-2和c-fos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A,B,C抗原表达的变化以及c-fos,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ICA,PJM对PG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可以提高细胞表面HLA-A,B,C分子的表达和c-fos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提高CD3AK细胞对PG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ICA,PJM可以逆转肿瘤恶性表型,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