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pancreatic head mass type chronic pancreatitis,PHMTCP)于1973年由Bekeker首先描述,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酷似胰腺癌,故术前鉴别困难,但预后与胰腺癌截然相反,值得临床医师引起高度重视。本科室2012年收治该病例1例,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老年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采用FOCUS超声刀治疗42例(超声刀组),采用电刀治疗45例(电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术后出血、一过性声音嘶哑、永久性声音嘶哑、暂时性低钙血症、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与电刀组相比,超声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电刀组(t=14.283、27.021,均P<0.01),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电刀组(t=19.427、10.298、25.034,均P<0.01)。超声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6%、15.56%,P<0.01)。 结论FOCUS超声刀在老年甲状腺手术中具有比电刀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45岁,因"体检超声发现脾多发占位2周"入我院.患者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脾脏体积增大,为5.9 cm×11.9 cm,其内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为1.1 cm×1.2 cm.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16/77 mm Hg(1 mm Hg=0.133 kPa),双侧腋窝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较大者为2.6 cm×1.2 cm,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较大者为2.2 cm×0.6 cm,颌下淋巴结均可触及肿大,大小为1.0 cm×2.0 cm,均呈椭圆形,质韧,无压痛,活动可,其他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余阴性.  相似文献   
44.
淋巴水肿临床上并不罕见,其主要病因是淋巴管或淋巴结受到损害,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正常淋巴管一旦失去代偿能力,就会造成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体内积聚,进而形成淋巴水肿。若不加以治疗,淋巴水肿可导致肢体进一步肿胀,皮下软组织纤维化、疼痛、感觉异常及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淋巴水肿对其预后十分关键,早期治疗也可以明显降低淋巴水肿的并发症。本文就淋巴水肿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能否参与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淋巴管再生,为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GFP转基因小鼠脂肪组织提取ADSC,体外培养扩增至第2代,植入鼠尾淋巴水肿模型中,观察其是否可以参与并促进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淋巴管再生。结果鼠尾淋巴管荧光造影显示ADSC可以形成淋巴回流的通道,但实验组、对照组的水肿消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ADSC可在鼠尾淋巴水肿阻塞区形成淋巴回流通道,但在改善淋巴回流方面未观察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明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免疫细胞之变化情况。方法采用 ABC 及 APAA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10例原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皮肤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等进行分类分析,并观察微波烘疗的影响。结果外周血 CD8 T 淋巴细胞增加、CD4 T 淋巴细胞降低,CD4/CD8降低;局部皮肤真皮层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可见显著的呈灶性分布的单个核细胞浸润,以 T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微波烘疗后可提高外周血中 CD4 T 淋巴细胞、降低CD8 T 淋巴细胞,恢复 CD4/CD8比值,因而可调节存在的免疫紊乱状态;对局部组织可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浸润,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其吞噬能力。认为微波烘疗通过其热效应及复杂的生物学效应,纠正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全身免疫紊乱状态,促进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消褪及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消除水肿、减轻角质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微波烘疗对原发性淋巴水肿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on the immunological cells in primary lymphedema. METHODS: The immunological cells including lymphocytes in the affected limb skin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10 patients with primary lower limb lymphedema were analysed using ABC and APAAP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microwave baking and bandaging treatment. RESULT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atients there was an increase of CD8+ T lymphocytes as well as a decrease of CD4+ T lymphocytes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perivascular infilt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s (most were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in the skin of the affected limb. CONCLUSION: Microwave modulates the systemic immunological imbalance by its heating and complex biological effects on primary lymphedema patients through reversing the ratio of CD4/CD8 to normal level by increasing CD4+ T lymphocytes and decreasing CD8+ T lymphocytes. It can also decrease the perivascular T-lymphocyte infiltration of the affected dermis and enhance the phagocytic capabilities by promoting the proteolytic activities of macrophages, finally resulting in edema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48.
乳腺外科学具有自身独立的临床特点和自成体系的诊疗方法。在乳腺外科教学中患者隐私要求高,给临床带教带来各种挑战。如何让刚步入临床的学生对乳腺外科产生学习兴趣,对课本理论知识有感性认识,对临床工作产生热情,提高乳腺外科的临床学习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解决的问题。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培养,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加强临床教学管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探讨一套新的临床教学模式,总结学生特点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将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乳腺外科带教中,提高乳腺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9.
肝脏囊腺癌为肝脏极少见囊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本院收治肝脏巨大囊腺癌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1.1主诉患者,男性,52岁,因"上腹部无痛性包块3年"于2013年12月13日入院。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LMs)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并对肋间后动脉穿支(LICAP)皮瓣修复微囊型LMs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例13-22岁腋胸侧壁微囊型LMs患者,应用MRI和B超确定病变切除的范围和层次,对彻底切除后均遗留的腋窝、胸侧壁皮肤组织缺损,应用LICAP皮瓣进行修复,7位患者皮瓣供区直接缝合,1位患者供区植皮覆盖。结果 应用LICAP皮瓣可成功修复所有微囊型LMs切除术造成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1-3年,皮瓣形态良好,B超和MRI证实无复发微囊腔出现,皮瓣供区无功能受损。结论 超声和MRI可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作精确定位并进行手术后评估。微囊型LMs手术切除术后遗留组织缺损可应用LICAP皮瓣获得良好的组织覆盖和修复,术后受区外形良好,供区无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