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分析10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瘘口的处理方法。结果:106例病人手术切除率97.2%,根治性切除率88.7%,吻合口瘘发生率4.85%,死亡率40%。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经路、固定吻合口的吻合方式,以及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综合处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35例表现为外周型肺野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疾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35例病种分布依次为炎性假瘤、肺囊肿、肺硬化性血管瘤、结核球、错构瘤、神经鞘瘤、肺隔离症、支气管腺瘤。行肺叶切除术25例,肺楔形切除术6例,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1例,胸壁肿块切除术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表现为肺野孤立结节的疾病中,良性疾病只占少数,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在短期观察排除肺炎的可能性后积极地考虑手术探查总体是有益的。手术方式以尽量小的创伤先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扩大手术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重症雷诺综合征(RS)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后桡动脉(RA)、尺动脉(UA)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T2-T3节段切除术的13例重症RS患者47支上肢动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术前1 d、术后1 d检测RA、UA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观察频谱形态,同时测量重症RS患者患侧手部皮肤温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重症RS患者手术前后RA、UA的内径、PSV、EDV、RI及患侧手部皮肤温度差异。 结果重症RS患者术后RA、UA的内径、EDV均较术前增加[内径:(2.33±0.49) mm vs (2.01±0.33)mm,(1.79±0.35)mm vs (1.61±0.30)mm;EDV:(8.35±1.81)cm/s vs (4.70±1.43) cm/s,(7.96±0.94) cm/s vs (3.82±1.13) cm/s],RI均较术前减小(0.86±0.09 vs 0.94±0.09,0.88±0.10 vs 0.96±0.0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径:t=-4.17、-2.79,P均<0.01;EDV:t=-14.57、-16.42,P均<0.01;RI:t=2.97、3.07,P均<0.01);而手术前后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00±16.51) cm/s vs (45.37±16.10) cm/s,(45.45±21.71) cm/s vs (49.65±17.24) cm/s,t=-0.11、-1.09,P均>0.05)。术后3支动脉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消失,39支动脉舒张期末正向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术后重症RS患者患侧手部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34.22±1.65)℃ vs (32.31±2.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P<0.01)。 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链切除术能使重症RS患者RA、UA的内径增加,EDV增快,RI降低,从而缓解其手部动脉痉挛,表现为患侧手部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超声测量动脉内径、EDV及RI可作为评价重症RS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后疗效的指标,且客观、无创、方便。  相似文献   
24.
定位引流加间歇灌洗法治疗脓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位引流加间歇灌洗法治疗脓胸患者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采用B超定位置管引流,配以间歇冲洗治疗亚急性期脓胸患者43例,护理重点为规范执行灌洗流程、做好心理护理、抗感染药物的规范使用、健康宣教及营养支持。结果43例患者中42例经灌洗引流后保守治愈,治愈率为97.6%;1例患者经灌洗引流4d无明显效果,改行开胸清创术治愈。结论定位引流辅以间歇脓腔灌洗治疗亚急性脓胸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费用的低的优点,临床护理上的配合和规范操作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1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男,37岁,因"车祸致胸部外伤1小时"急诊入院.当时神清,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皮肤湿冷.BP 93/58mmHg,P 138bpm,R 26bpm.B超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胸片示"右Ⅳ、V、Ⅵ、Ⅶ肋骨骨折",头颅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6.
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术后常规置T形管引流。安全拔管的条件之一就是窦道形成完整 ,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造成严重后果。高龄、营养不良、既往腹部手术使大网膜粘连固定等是影响窦道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于有这些高危因素的病人 ,由于缺乏能衡量窦道形成是否完好的客观指标 ,拔管时易出现胆汁性腹膜炎。为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作者从 1997年开始 ,尝试采用分期拔管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 0例中男 13例 ,女 2 7例 ,年龄 2 4~ 79岁 ,平均 5 6 7岁。为 1997年 10月~ 1999年 2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经胆道手术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L3(UBE2L3)对肺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UBE2L3 mRNA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的关系以及对肺腺癌组织中有氧糖酵解水平的影响。选择UBE2L3表达水平较低的HCC827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过表达质粒细胞HCC827/UBE2L3及HCC827/NC;选择UBE2L3表达水平较高的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敲低细胞H1299/UBE2L3及H1299/NC,收集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测定葡萄糖消耗量,采用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乳酸生成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有氧糖酵解关键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PKM2)、L-乳酸脱氢酶(LDHA)表达水平。另外再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检测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变化。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UBE2L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UBE2L3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5)。UBE2L3 mR...  相似文献   
28.
腹泻症状导致小儿阑尾炎误诊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减少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的方法。方法 分析152例12岁以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伴有腹泻组的临床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不伴有腹泻组。结论 临床工作中腹痛、发热伴有腹泻的小儿患者不能一概诊断为肠炎,应高度注意阑尾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恶性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在我院施行食管癌切除并行食管重建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病灶部位、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病灶最深浸润深度、手术医生职称、病理类型、输血、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度、病理分期、手术径路、术后白蛋白、术后血红蛋白、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情况与食管癌术后恶性狭窄的关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恶性狭窄13例(6.6%)。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度是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度≥0.5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易发生恶性狭窄。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性,37岁。因唇绀、胸闷、气促伴活动后疲劳10年入院。入院查体:嘴唇轻度发绀,杵状指,经皮血氧饱和度82%。两肺呼吸音消晰对称,未闻及干湿音,胸壁未闻及血管杂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胸部X线:左上肺分叶状团块影,约3cm×4cm,边界清楚(图1)。增强CT提示:左上肺团块状阴影明显增强,考虑可能为血管瘤(图2)。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175g/L。动脉血气分析:血液pH值7·4,动脉氧分压60·3mmHg(1mmHg=0·133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31·8mmHg,氧饱和度90·7%。临床诊断为肺动静脉瘘。2006年6月8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左肺上叶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