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目的分析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另选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监测并对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6.44±8.99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例(67.65%);颈动脉斑块43例(63.24%)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8.23±9.42μmol/L,无颈动脉斑块25例(36.76%)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2.90±5.22μmol/L;健康对照者同型半胱氨酸值为11.56±7.34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3例(6.25%),有颈动脉斑块4例(8.33%)。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P〈0.05),颈动脉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依据,还可反应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  相似文献   
72.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为X连锁隐性遗传中最常见的致死性肌病,男性幼儿发病率及群体女性携带者频率均较高,迄今无特殊疗法。检出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2〕。本文是我组对DMD系列研究中的第  相似文献   
73.
麻风病人的眼病率相当高,尤其是瘤型患者高达90%以上。其中白内障相当多,且常致失明,需手术治疗。 术前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手术的目的及后果,解除其恐惧,取得同意和合作,为防止术后眼内感染,要检查眼睑及结膜是否有炎症,如有,应予相应治疗,直至结膜囊细菌培养阴性方  相似文献   
74.
张超  张桂芳 《重庆医学》1993,22(3):193-195
本文检查了3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前后的空腹胃液胆酸浓度、pH及胃内细菌变化,并对术后1年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B-Ⅱ组、B-I组及SV+A组术后胃液胆酸浓度、pH及细菌量均显著高于HSV组,胃镜所见肠胃返流程度亦显著高于HSV组(P<0.05),胃液PH与胃液胆酸浓度是显著正相关(r=0.351,P<0.05),提示HSV确能防止胆汁返流,使残胃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5.
隐球菌病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可侵犯皮肤、内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等,致残和致死率高,且早期不易诊断。我们收集了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现在住院的3例及2001年9月~2004年10月住院的11例,共14例隐球菌病患者。发现他们早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EC)升高,因此我们认为EC升高可作为隐球菌病的一个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刘猛  肖琴  张桂芳 《九江医学》2006,21(4):102-103
新的体育健康课程体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两纲法两条例”精神为理论依据,以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目标,推行素质教育。目前《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推进中的主要难题是教学模式如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在笔者以往的调查中,56%的大学体育教师、80%的中学体育教师、90%的小学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77.
“人工肝”即单纯血浆置换,是我院近两年来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开展的新项目,通过对30例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治疗和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79.
微波针灸治疗脑出血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微波针灸是微波技术和针灸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疗法,我院自1982年以来将其用于脑出血偏瘫、失语病人,共治疗1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神经内科检查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干部29例,工人24例,农民33例,家庭妇女14例。年龄在20~30岁1例,30~44岁8例,45~60岁56例,60岁以上35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9岁。发病原因:劳动中14例,劳累后37例,活动中16例,情绪变化13例,休息静态下20例。病程1~10日72例,11~30日14例,1月~半年10例,半年~1年3例,1年以上1例。治疗方法 1.仪器:华北光电研究所制的DBJ—I 型微波针灸仪(中国江苏省江都无线电厂制造),针具:28号或30号针若干支。2.  相似文献   
80.
本文采用微最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了色氨酸对蟾蜍卵母细胞膜电位影响和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色氨酸对裸化卵母细胞膜电位的影响;色氨酸对卵母细胞膜电位起极化作用的离子关系等,其结果是以1mmol/L 色氨酸处理卵母细胞0~-1h 膜电位无明显变化,2h 后膜电位值便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超极化),随着色氨酸浓度升高其膜电位也逐渐升高。色氨酸对裸化卵母细胞膜电位有轻度超极化作用,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色氨酸虽然能使卵细胞膜电位明显超极化,但对细胞膜钠离子转运系数(TNa~ )无明显影响,而且膜电位变化与 TNa~ 变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