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血竭系传统名贵中药,又名麒麟竭、竭留、海蜡、木血竭等,为棕榈科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I.)渗出的树脂加工而成,是常用的活血散瘀和止血药[1].血竭植物源于以下四个科属的20多种植物:大戟科巴豆属(Croton,Euphorbiaceae),龙舌兰科龙血树属(Dracaena,Agavaceae),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ops,Palmaceae),以及豆科的紫檀属(Pterocarpus,Fabaceae).  相似文献   
32.
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可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因此,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治疗用药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33.
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高等中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滞后于中医专业教育。无庸讳言 ,缺乏人文气息的中医教育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分析和探讨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原因和对策 ,已成为深化中医教育改革的一项现实课题。1 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1 1 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教师、主要是社科部教师的期望值过高 ,他们把中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教育 ,照搬综合性大学模式 ,把一大堆脱离中医实际的人文知识“灌输”给学生 ;另一方面 ,不少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模糊 ,以为“两课”为主的人文课…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应该主动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际沟通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努力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5.
张子龙  周云 《医学与社会》2007,20(1):6-7,20
老百姓看病难?难在哪?难在个人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制度的出现正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这样一种个人风险.然而,是不是有了医保制度看病难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了呢?这要看医疗保险的具体制度设计以及政府在这一领域的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制度是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因此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学习借鉴国外现有制度与根据国情自我创新的结合.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能对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6.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是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出最基本要求,使得任何国家培养出来的医生,都应达到共同的标准。毫无疑问,这种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具有普适性,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Medical Teacher》杂志上发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如下:1.1医学职业价…  相似文献   
37.
医疗法律关系的法律属性和法律适用直接决定了医疗事故的归责和赔偿原则,也决定了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模式,因此医疗法律关系的法律属性是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8.
我院1996年7月~2005年8月采用双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51例,取得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1~68岁。病程2~20年。均有反复的腰腿痛病史及下肢麻木或者间歇性跛行症状。单纯中央型突出27例,中央型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者19例  相似文献   
39.
骨粒植骨在胸腰椎CD系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胸腰椎CD系统手术中切除骨可否代替其他方式获得的自体骨进行移植融合。方法 在86例胸腰椎CD系统手术中,利用切除骨对融合节段进行骨粒状植骨,通过放射学检查判定融合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31个月(14-51个月),X线检查证实,86例中仅1例融合不良,融合率为98.8%。优49例,良27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8%。结论 胸腰椎CD系统的手术中切除骨可替代其他方式获得的自体骨进行植骨融合,且操作简便,融合率高,避免因二次取骨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安市红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117例,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PVP组61例,PKP组56例。对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SF-36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椎体前缘高度、局部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评分显著优于术后1 d的评分(P<0.05);但同时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PKP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伤椎Cobb角小于PVP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PKP与PVP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PKP在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Cobb角的恢复上表现更为优异,且骨水泥渗漏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较低,推荐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使用PKP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