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 2O 3)在低氧条件下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放射增敏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CoCl 2处理模拟肿瘤细胞模拟低氧微环境,MTT法分别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As2O3及不同剂量放射线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下As 2O 3、放射线单独及两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As 2O 3、放射线单独及两者联合作用后Eca109细胞中HIF-1α、p2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常氧和低氧两种条件下,As2O3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Eca109细胞增殖,相同时间和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抑制水平相当(P>0.05);而低氧下放射线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常氧下明显减弱(P<0.05)。低氧下Eca109细胞周期出现G 0/G 1期阻滞、G 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As 2O 3在低氧条件下可诱导G 2/M期阻滞、G 0/G 1期细胞比例减少。As 2O 3与放射线联合作用时,Eca109细胞的凋亡率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低氧条件下,Eca109细胞HIF-1α、p27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As 2O 3可逆转HIF-1α、p27表达水平的升高。 结论: 低氧条件下,As 2O 3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进而降低p27表达水平、解除G 0/G 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2.
卡培他滨作为口服化疗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化疗。既往用药主要为3周方案,即每周期化疗口服卡培他滨14 d,停药7 d。作为对传统化疗方案的改良,卡培他滨双周方案显示出毒副反应降低、患者耐受性好、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上皮膜蛋白1(E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75例鼻咽癌组织及距癌组织边缘2 cm以上的镜下未见癌浸润的正常鼻咽组织中EM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EMP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及正常鼻咽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74.2%,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MP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鼻咽组织明显降低(P<0.05)。EMP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EMP1低表达可能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病过程,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细丝蛋白A(FLNA)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70例肾癌组织及38例癌旁组织的FLNA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分析肾癌组织中FLN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肾癌组织FLNA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分别为37.1%(26/70)和0.27±0.04,均低于癌旁组织的71.1%(27/38)和0.8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N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FLNA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 肾癌组织中FLNA蛋白呈低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可能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吸烟为主要高危致病因素,其生长迅速、转移率高,预后较差。30多年来,SCLC的治疗进展缓慢,直至近年来免疫药物的出现,并在广泛期的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7例胃癌组织,及距胃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显微镜下无癌浸润的正常组织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FLNa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345±0.048、0.562±0.085和29.8%、78.7%,较正常胃组织明显降低(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FLNa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均降低,这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检测FLNa的表达可能对胃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联合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对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别使用顺铂、紫杉醇、吉西他滨及5-Aza-dC联合药物处理A549细胞。根据药物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顺铂联合紫杉醇(TP)组、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P)组...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过量表达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病毒感染法将不同剂量构建有MnSOD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食管癌TE-1细胞,建立中、高表达MnSOD的TE-1细胞pLenti6-mMnSOD/TE-1(TE-1Mm)和pLenti6-hMnSOD/TE-1(TE-1Mh);采用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nSOD重组质粒的TE-1细胞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应用平皿克隆形成实验及FCM法观察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变化的情况;将MnSOD转染后的TE-1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检测成瘤及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中MnSO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稳定表达MnSOD蛋白的TE-1细胞株;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均证实,感染不同剂量的MnSOD重组质粒的TE-1细胞中,MnSOD的表达水平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上升;细胞平皿克隆检测结果提示,TE-1Mm和TE-1Mh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为(23.0±2.7)%和(45.3±4.5)%,分别低于和高于TE-1细胞的(34.7±4.2)%及TE-1n细胞的(33.7±4.7)%,实验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V-PI双染FCM检测结果显示,TE-1Mm和TE-1Mh细胞的早期细胞凋亡率为(10.6±1.0)%和(1.0±0.1)%,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TE-1细胞的(2.6±0.2)%和TE-1n细胞的(2.5±0.3)%(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MnSOD过量表达使G0/G1期细胞数在TE-1Mm细胞中增多,而在TE-1Mh细胞中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数则在TE-1Mm细胞中减少,在TE-1Mh细胞中增多;与亲本TE-1细胞和感染空载体TE-1n细胞相比,TE-1Mm细胞处在增殖期细胞少,而TE-1Mh细胞处在增殖期细胞多(P<0.05)。TE-1Mm细胞接种裸鼠后,肿瘤生长慢,体积小,而接种TE-1Mh细胞则相反,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瘤组织中的MnSO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SOD过量表达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和凋亡,对食管癌TE-1细胞的增殖和移植瘤的生长均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增殖的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39.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作为肿瘤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信号分子,与肿瘤诱发的关系密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作为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对于清除ROS、维持氧化还原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MnSOD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MnSOD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联合体位固定与热塑膜固定的肺癌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探讨不同固定方式下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扩边界及其对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固定方式将患者分成联合体位组(热塑膜+发泡胶固定)50例,热塑膜组(热塑膜固定)40例。两组患者根据统一标准勾画靶区,1次/周锥形CT(CBCT)与计划CT图像匹配后分别记录左右、上下、前后(xyz轴)方向摆位误差,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根据MPTV=2.5∑+0.7δ计算联合体位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双肺V5V20V30,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体位组与热塑膜组摆位误差在x轴分别为(1.00±0.58)和(3.28±0.43)mm、y轴分别为(1.42±0.28)和(4.03±0.41)mm、z轴分别为(1.06±0.44)和(3.18±0.34)mm,两组患者xyz 轴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40、-35.596、-25.015,P<0.05)。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患者及在左、右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PTV=2.5∑+0.7δ得出联合体位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在xyz轴分别为2.906、3.746 和2.958 mm。A、B两组对比得出,B组中V5V20V30均值分别较A组减小1.5%、3.1%、4.8%。结论 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可提高肺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精确性,将CTV至PTV外扩边界进一步缩小,对减小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