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静脉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福建省宁德市医院麻醉科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间参与的84例老年手术对照分析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对照试验显示,瑞芬太尼组在术前、插管后、术后5min三个时间段内HR、DBP、SBP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在拔管时间、认知能力及VAS评分方面,瑞芬太尼组观察结果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通过长期临床对照实证研究,在老年手术中采用静脉靶控瑞芬太尼药物可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短,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2.
103.
1病历资料患者女,61岁。于2007-05-30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8℃,伴有乏力、胸闷、纳差,无恶心、呕吐、咳嗽、咽痛、腹痛、腹泻及尿路刺激症状,就诊于其他医院。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给予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恢复窦性心律,6月1日至8日检查:白细胞2.11×109/L,中性粒细胞0.517,淋巴细胞0.209,单核细胞0.075,嗜酸性粒细胞0.049,嗜碱性粒细胞0.09,异型淋巴细胞0.06,血小板66×109/L,血红蛋白81g/L,平均红细胞体积V81.7fL,网织红细胞0.006。血清乳酸脱氢酶4503U/L(114~240U/L),α-羟丁酸脱氢酶3745U/L(72~182U/L),肌酸磷酸激酶35U/L,血…  相似文献   
104.
MOPP方案 (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 )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及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被认为是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方案[1~ 3 ] 。对于多药耐药如ABVD方案 (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氮烯咪胺 )、CHOP方案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的病人 ,需要再寻找新的药物。我院近年采用米托蒽醌 (米西宁 )为主药联合治疗淋巴瘤 4 6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4 6例均为我院 1996 - 0 5~ 2 0 0 3- 0 5血液科住院患者。男性 4 0例、女性 6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将42例冠心病急性ST段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依从性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16例,均予以心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住院全程,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QT间期离散度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 依那普利可明显减小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QT间期离散度,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118例为对照组,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手术,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4例同类型患儿为实验组,在行腹腔镜手术时注意持续质量改进,对比2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早期肠梗阻、再手术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持续质量改进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中的黏蛋白MUC2、MUC5AC以及肠三叶因子(TFF3)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UC患者74例,其中大肠湿热证组48例,脾胃气虚证组26例,另外选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3组人群肠黏膜上皮中MUC2、MUC5AC以及TFF3的表达情况。[结果]MUC2在UC大肠湿热组、脾胃气虚组患者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组、脾胃气虚组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23.1%,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大肠湿热组MUC5AC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胃气虚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湿热组TFF3阳性表达率为79.2%,高于脾胃气虚组的53.9%,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气虚组与大肠湿热组间MUC2、MUC5AC以及TFF3的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大肠湿热证MUC5AC的表达上调和TFF3的表达下调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对临床诊疗、判断预后也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比较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评价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需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82例分为2组,术式中包含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者为第1组,无肝叶或肝段切除者为第2组.比较2组术后结石的发生率.结果 第1组残余结石发生率为15.46%,第2组残余结石发生率为6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包含病变肝叶或肝段的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肝内胆管的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明确Auer小体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用显微镜对132例不同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观察Auer小体的有无、位置、颜色、长度、粗细、数目(根)所占百分比及形态。结果表明,132例标本中有Auer小体的47例(35.52%),其中M3阳性率较高(80.76%),其次为M2(42.10%)、M5(32.58%)。结论:对Auer小体各项参考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uer小体本身的认识,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MF)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EMF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治疗经过。结果 EMF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17例(73.91%),心悸13例(56.52%),胸闷12例(52.17%),颈静脉怒张13例(56.52%),肝大14例(60.67%),下肢水肿14例(60.67%)。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15例(65.22%),其次为房颤(30.43%)、左右心房肥大(21.74%)。胸片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19例(82.61%)。23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确诊19例(82.61%),心脏磁共振确诊4例(17.39%),心导管检查确诊2例(8.70%),心血管造影确诊9例(39.13%),心内膜心肌活检确诊7例(30.44%)。结论 EMF患者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检查、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可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