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91.
目的: 较全面了解北京地区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现状,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构建有效的用药纠纷防控措施。方法: 对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登记的结案日期在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全部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对60件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调解案例的分布特点、药品种类、过失原因等进行多角度分析,探讨纠纷防控措施。结果: 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大多发生在三级医疗机构(56.7%);患者女性(65.0%)多于男性(35.0%);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排名前四分别是呼吸内科、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引发用药纠纷的药品种类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过失原因主要为超剂量(18.9%)、用药禁忌(17.2%)、无适应证用药(17.2%)、未询问过敏史(10.4%)等。结论: 应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感染药物用药相关问题的重视,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在各环节建立防控措施,加强抗感染药物处方审核与点评,有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专业作用,减少患者用药风险与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围产期窒息引起的脑损伤,我们对2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生后10天内进行头颅CT及核磁成像(MRI)检查。根据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为:(1)以脑水肿为主19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区损伤6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区损伤8例,单纯性脑水肿6例。(2)以脑白质改变为主5例。(3)以脑实质出血2例及脑室旁梗塞继发出血1例。部分患儿于生后7~8月随访,5例伴基底节区损伤患儿其MRI仍存在异常T_2低信号或T_2高信号灶,1例脑室旁梗塞继发出血部位呈T_2高信号灶。结果表明:MRI对微小病灶具有高度敏感性,有助于研究HIE脑损伤类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青年学生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偏差对相关问题求助意愿的影响,为精准实施青年学生性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3-4月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测试期间的青年学生使用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性健康知信行的自我分类和系统分类结果差异划分为3组,包括分类一致组、自我分类偏低组(自评比实际性资讯获取更少、性态度更传统、性经历更少)和自我分类偏高组(自评比实际性资讯获取更多、性态度更开放、性经历更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性健康相关问题求助意愿差异。结果 2 009名研究对象的年龄(19.2±1.1)岁,女性占54.7%(1 099/2 009),大专及以上者占98.4%(1 976/2 009)。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一致、偏低和偏高者分别占49.0%(984/2 009)、10.9%(219/2 009)和40.1%(806/2 009)。与分类一致者相比,自我分类偏低青年学生的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接受意愿更低(aOR=0.65,95%CI:0.43~0.99),自我分类偏高青年学生的性相关疾病求助意愿更低(aOR=0.76,95%CI:0.59~0.98)。结论 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偏差会降低青年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求助意愿,尤其自我分类偏低会使青年学生低估HIV感染风险,接受咨询检测意愿下降,引起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加速扩散。在性健康教育中需加强引导,提高青年学生群体自我评估能力、客观感知和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悬灸联合针刺子宫穴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威海市中医院热敏灸科门诊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悬灸联合针刺子宫穴治疗乳腺增生症,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肿块积分、疼痛积分、全身伴随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肿块积分、疼痛积分和全身伴随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肿块积分、疼痛积分和全身伴随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肿块积分、疼痛积分和全身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悬灸联合针刺子宫穴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肿块大小、疼痛程度和全身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12-01至2019-06-0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连续收治的经皮微波消融的84例复发性肝癌病人,根据是否进行三维可视化评估分为三维重建组(30例,49个病灶)和常规组(54例,111个病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计算术前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计消融体积、术后全肝体积、消融体积,并对比术前规划消融体积与术后实际消融体积。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肿瘤最大径为(4.3±1.0)cm。随访时间为10(2~19)个月。三维重建组和常规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6.7% vs. 9.3%)、总存活率(100% vs. 94.4%)、肝内复发率(8.2% vs. 12.6%)及局部复发率(6.1% vs. 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病人术前规划体积和消融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消融后剩余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的比值为98.0%±25.6%。两组病人微波消融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在复发性肝癌的精准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人工液胸在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近膈顶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01至2013-12行人工液胸操作辅助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115例临床资料,年龄35~82岁,对人工液胸操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人工液胸操作成功率97.4%(112/115),滴注的生理盐水量为500~1500 ml,平均(962.9±219.4)ml。操作成功的112例患者中110例完成了肝癌的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操作有效率98.2%。本组病例术中和术后未出现与人工液胸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包括疼痛、咳嗽等。结论 人工液胸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近膈顶肝癌,扩大了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C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NLR<3.5)和高NLR组(NLR≥3.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其中高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低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2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和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NLR可作为HCC患者行氩氦冷冻消融术的预后指标,肝内原发灶越大、NLR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序贯放射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2001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治颈、胸、腰椎体转移瘤患者65例,行PVP治疗后1周开始放射治疗,并与同期接受单纯PVP治疗患者87例,单纯放射治疗者111例进行比较,评价并分别记录各组治疗后6 h、24 h、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每3个月行椎体CT或联合MR检查.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PVP组及联合组治疗6 h后NRS评分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迅速缓解,而单纯放疗组治疗1个月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疗效发生缓慢.各组治疗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P<0.01),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不同分组之间比较,以PVP组和联合组变化显著(P<0.01). 结论 放疗与PVP联合应用治疗椎体转移瘤,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 以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5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79例)和预后良好组(180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偏瘫、发热、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住院时间、发病至住院时间、脑电图情况、脑膜刺激征、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血清T细胞正常表达和分泌刺激因子(RANTES)、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CN3)、血清陷窝蛋白1(Caveolin-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APRIL、BlyS、RANTES、FCN3、Caveolin-1、MMP-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晚期肾癌患者外周血CD4 +CD 25+ 调节性T 细胞(Treg )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2例晚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术前、术后1~6 个月分别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 + T、CD4 + T、CD8 + T、CD4 +T/CD 8 +T、NK细胞、Treg 细胞)变化情况。术后1 个月采用增强MRI或CT评价肿瘤坏死情况,影像学显示肿瘤无强化区即认为肿瘤坏死,根据Cavalieri 方法计算肿瘤坏死率,进而评价肿瘤负荷。结果:冷冻消融治疗术后,Treg 细胞比例由术前(4.18± 1.58)% 逐渐下降至第3 个月达最低值(1.96± 0.54)%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D3 +T、CD4 +T、CD4 +T/CD 8 +T、NK细胞比例分别由术前(19.26± 7.52)% 、(43.54± 12.99)% 、(1.15± 0.57)% 、(17.49±8.36)% 逐渐上升至第3 个月达最大值(30.83± 5.69)% 、(49.58± 10.76)% 、(1.84± 0.12)% 、(27.63± 8.2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P=0.02,P=0.001)。 CD8 + T由术前(40.86± 8.89)% 逐渐下降至第3 个月达最低值(26.74± 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冷冻治疗后3~6 个月CD3 +T、CD4 +T、CD4 +T/CD 8 +T、NK、CD8 + T、Treg 细胞比例虽略有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氩氦冷冻治疗后Treg 细胞比例变化与肿瘤负荷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793,P<0.01)。结论:肾癌氩氦冷冻治疗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得到一定改善,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Treg 细胞比例变化与肿瘤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