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正随着老年化社会进程和独居老年人数量增加,髋关节置换术(Hip replacement)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老年骨科患者,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1]。我国每年接受关节置换患者数量在20万左右[2]。为了评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状态,许多学者编制了测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及早发现患者的功能缺陷、明确医疗护理需求、制订可行的干预策略和评价干预效果具有非常  相似文献   
12.
13.
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上世纪最成功的手术方案之一,该术式可将患者膝关节疼痛彻底解除,促使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1],尽可能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故而临床应用日渐广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为此类手术破坏性并发症,不仅可导致患者承受较大痛苦,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需积极治疗[2]。目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法较多,其中将假体取出、彻底清创后行二期翻修手术的应用较多[3]。本研究选取1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对该类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126例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经磁共振证实为CSVD的患者,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方法对脑白质病变、无症状腔隙性梗死、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4种CSVD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将0分纳入轻度组(n=37)、1~2分纳入中度组(n=63)、3~4分纳入重度组(n=26),分析影响患者总体负荷评分的因素,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分析患者总体负荷评分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年龄>65岁、有高血压病史、颅内血管狭窄患者CSVD总负荷程度高于其他患者(P<0.05);高龄、高血压病史、颅内血管狭窄是CSVD总负荷程度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组认知功能MoCA评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记忆、语言、注意力、计算及MoCA总分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CSVD总负荷评分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r=-0.405,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颅内血管狭窄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SVD总体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CSVD总体负荷程度越高,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回顾性验证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432例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出院诊断非VTE的864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比较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情况。结果:VTE组患者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2.92±0.18)分比(1.25±0.10)分,t=16.241,P<0.05]。VTE组患者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3.27±0.19)分比(1.64±0.11)分,t=14.245,P<0.05]。2组患者随着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的升高,发生VTE的风险也相应增高,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评分≥4分)发生VTE的风险分别是低危患者的12.72倍(95%CI:9.00~17.98,P<0.05)与8.17倍(95%CI:6.00~11.12,P<0.05)。VTE组患者经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占比高于Padua风险评估模型(48.61%比39.12%,P<0.05)。结论: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更加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骨吸收抑制剂对猕猴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猕猴(18~22岁)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NT)、低剂量依降钙素组[0.5 U/(kg·d),ELL]、高剂量依降钙素组[5 U/(kg·d),ELH]、低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μg/(kg·d),ALL]和高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0μg/(kg·d),ALH]。皮下注射给药29周,每周2次。处死前静脉注射钙黄绿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中段横截面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5组左侧股骨截面总面积(Tt.Ar)、皮质骨面积(Ct.Ar)、髓腔面积(Ma.Ar)、类骨质周长(O.Pm)和类骨质宽度(O.W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各组皮质骨骨吸收腔周长(E.P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ALH组骨矿沉积率(MAR.)低于对照组(P=0.049)。ELL、ALL、ALH组修正后的沉积速率(AJ.AR)低于对照组(P=0.040、0.018、0.09)。各组骨矿化延迟时间(Mlt)、修正后的骨矿化延迟时间(O.Wi/AJ.AR.)和骨形成率(BF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0.110、0.122)。结论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皮质骨破骨细胞功能抑制皮质骨的骨重建,二膦酸盐作用强于降钙素。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能不同程度地影响MAR,但对Mlt及总BFR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骨吸收抑制剂对卵巢切除大鼠脂类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共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8只.3月龄时选取其中4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OVX+ EE2组、OVX+ Rlx组、OVX+ Aln组),另一组行假手术(Sham组).OVX组及Sham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余下3组分别注射阿仑膦酸钠(Aln)、雷洛昔芬(Rlx)、雌激素(EE2),每周注射5次.分别在卵巢切除术后4周、10周及20周测定大鼠血脂、骨钙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OVX组与Sham组相比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可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导致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体重下降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OVX组骨钙素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仑膦酸钠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最低.随着时间推移,Sham组及OVX组骨钙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而OVX+EE2组、OVX+ Rlx组及OVX+ Aln组骨钙素表现为持续降低.结论 骨吸收抑制剂能够降低骨钙素水平,从而降低卵巢切除导致的高骨转换率,防止骨量丢失.此外,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在预防骨丢失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引起的脂类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不断完善,人体髋关节置换术(THA)逐渐增多,医生必须面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一般是由创伤、患者老龄化等导致,复杂性更强,发生率逐渐增高。受到患者活动量和生存期的限制,在治疗中存在很多困难,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失败率也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全面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综述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监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在晚期肺腺癌对帕博利珠单抗肿瘤反应的监测并预测评估其生存预后。方法 晚期肺腺癌患者每两周接受1次帕博利珠单抗3mg/kg的治疗后进行血样采集。应用化学荧光微粒免疫法测定CEA,IRMA试剂盒检测CYFRA21-1以及NSEIRMA试剂盒检测NSE,并使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4个周期后的小鼠模型并分析相关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变化与肿瘤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预测疾病生存率(PFS和OS)。结果 经过4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患者血清CEA或CYFRA21-1降低≥20%,DCR(CEA,P=0.021;CYFRA21-1,P<0.001)、PFS(CEA,P=0.028;CYFRA21-1,P<0.001)和OS(CEA,P=0.026;CYFRA21-1,P=0.019)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CYFRA21-1或CEA水平降低≥20%可能是预测晚期LUAD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潜在预后标志物,但NSE对监测帕博利珠单抗肿瘤反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