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研究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并发其他心脏畸形及先心术后VSD残余分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VSD并发其他先天性心脏病(CHD)同时介入治疗及复杂型CHD术后VSD残余分流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2例VSD并发其他CHD患儿中,房间隔缺损(ASD)3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5例。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36 (23,180) 月,体质量15 (11,48) (kg);11例复杂型CHD术后出现VSD残余分流,男6例,女5例,最短外科术后时间为14 d,最长术后132月,中位外科术后时间56月,体质量18.2(11,50)kg。所有病例均完成VSD介入封堵,其中1例心尖部肌部多发VSD通过动脉端逆行释放封堵器,1例肌部VSD经过颈内静脉途径完成封堵。2例术后存在少许残余分流,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无显著加重的房室瓣或主动脉瓣反流。 结论 儿童VSD并发其他心脏畸形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及操作程序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42.
患儿男,12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为行介入治疗于2005年2月入我院。体检:生长发育迟缓,身高98 cm,体重33 kg,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明显减弱,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既往有磕碰后易皮下出血及关节腔血肿的病史。辅助检查:白细胞(WBC)3·2  相似文献   
43.
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应用标准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难以完成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造影显示PDA形态及临床特点,相应选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以及偏心型导管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应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5例应用偏心型导管封堵器;2例经二次手术完成,余患者一次治疗完成。7例患者中,封堵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有2例封堵完全,术后24h心脏超声检查示6例封堵完全,术后3个月复查皆封堵完全。结论需要设计和生产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封堵装置,以扩大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4.
45.
柯达DR3000在使用过程中,U型臂的高度、U型臂与立柱的夹角、球管与平板的距离、平板的角度等参数对图像质量和射线剂量影响很大[1],为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和降低射线剂量,需要定期对这些参数进行校正,以保证这些参数的准确性。下面将U型臂高度、U型臂与立柱的夹角2个参数的校正过程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应用肌部室缺封堵器(AMVSDO)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 1例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直径17mm)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为117/72mmHg) ,应用Amplatzer肌部室缺封堵器进行封堵,封堵后行降主动脉造影,观察封堵效果。结果 先选用16mmAMVSDO进行封堵,效果不满意,后换用2 0mmAMVSDO ,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由117/72 (95 )mmHg降为92/ 5 9(75 .5 )mmHg,降主动脉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合适,存在微量渗透性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结论 应用Amplatzer肌部室缺伞封堵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大型PDA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其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安全性及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发展,约40%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可经导管介入治疗;心导管介入性治疗常规监测技术包括心电监护、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氧、血压监测、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等。除此之外,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可指导手术操作、缩短X线曝光时间、及时判定治效、早期检出并发症等,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最终获得满意介入疗效。  相似文献   
48.
第一次查房总住院医师 :这次讨论的病列 ,已反复发热半年 ,曾于外院拟诊“幼年型类风湿”,给予奈普生、强的松等抗风湿治疗 ,短时间缓解后 ,又发热 ,并伴有下肢痛。先请简要介绍病例。实习医师 :患儿男 ,4岁 ,因反复发热半年 ,伴双下肢痛 2个月入院。查体 :T38.2℃ ,精神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无皮肤紫癜。心肺听诊 (一 )。腹略膨隆 ,腹肌略紧张 ,无触痛 ,全腹触诊似有结节感 ,以左上腹一个较明显 ,约 1cm3。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 ,无压痛。化验检查 :血常规 :WBC9.0× 10 9/ L,L55% ,N4 5% ,Hb10 0 g/ L ,RBC3.0 0× 10 …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早期并发症了解儿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10例肺动脉分支狭窄或者主动脉缩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出现球囊破裂1例,术后出现尿潜血阳性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胸部不适2例,头痛、呕吐1例,10例中6例并发症均在24 h内缓解.结论 儿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早期并发症较少,而且多无特异性.因此,只要病例适应证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儿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吸氧、保温、控制惊厥、降颅压、防治感染和支持疗法等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6,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