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胃腺癌17号染色体倍性改变及TP53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 Ⅱα)蛋白的表达在胃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中异倍体出现频率较高的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99例胃腺癌、18例癌旁组织及5例远端胃黏膜进行分析.复阅相应肿瘤患者癌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构建组织微阵列,对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TP53和TOP Ⅱα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频率及TP53和TOP Ⅱα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8.6%、45.5%、84.7%和0、12.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58例检测到17号染色体异倍体的胃癌组织中,TP53表达阳性26例,TOP Ⅱα表达阳性49例.TP53在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癌旁黏膜中的表达率高于无不典型增生的癌旁黏膜(P=0.009).高、中分化腺癌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率(69.8%)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50.0%,P=0.048).贲门部胃腺癌的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发生率高于幽门部(P<0.05).肿瘤≥5 cm患者的TP53表达高于肿瘤<5 cm者(P=0.034).TOP Ⅱα蛋白在淋巴结转移数目≤6枚患者和pTNM分期早的患者中表达较高(P=0.010,P=0.003).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及TP53和TOP Ⅱα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17号染色体异倍体及TP53、TOPⅡα蛋白表达的检测对胃腺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2.
喻达  刘尚梅  邱亭林 《中国肿瘤》2013,22(7):551-553
[目的]建立肿瘤专科医院临床科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临床科室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形式评估各类成本在科室所占比例.用线性回归分析人力成本、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保障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这5类成本对总收入的影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临床科室的规模效益分析.[结果]5类成本中,药品成本在各临床科室所占比重最大,各科室成本回收率均>1,说明各科室收入均大于成本.其中F科室成本回收率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线性回归分析表明5类成本对总收入的影响决定系数为0.972 (F=203.258,P<0.001),影响力从大到小的3类成本依次为人力成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三者对总收入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科室A和C相对效率最优,科室G相对效率最低.科室D、F和G规模较大,但效益偏差.[结论]医院临床科室成本效益评价体系中药品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应作为成本要素管理的重点.部分临床科室存在投入过剩或产出不足现象,且规模较大、效益差,需缩小其规模、减少投入.  相似文献   
43.
胃的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的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和病理形态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例胃的肝样腺癌进行研究。结果 3例HAS细胞胞质内均有甲胎蛋白(AFP),α-抗胰糜蛋白酶(ACT)和α-抗胰蛋白酶(AAT)表达。肿瘤的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多见,3例均有局部胃壁脉管浸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有肝转移,分别  相似文献   
44.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有上升趋势.WHO病理学将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神经内分泌瘤、神经内分泌癌、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和增生性及肿瘤前病变.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具有激素合成及分泌功能,但不一定都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同分类、分期的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也...  相似文献   
45.
胰腺癌组织MMP-2和PCNA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制作仪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在连续的芯片切片上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MP-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7%(28/42),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10.3%(4/39),P<0.05.MMP-2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期相关(P<0.05),并且与PCNA的表达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MMP-2蛋白在增殖能力强的胰腺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与胰腺癌的转移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6.
人才派遣用人形式,规避了一些编外人员用人不规范的问题,提高了人才的使用效益,开启了编外人员用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7.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DCC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晓光  赵平  王贵齐  刘尚梅  郭冰 《肿瘤》2007,27(10):813-816,83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缺失(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DCC)基因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CC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CC在胰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7/41),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7%(34/39)(P<0.001)。胰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DCC蛋白的表达水平0.29±0.76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1.27±2.27(P=0.037)。DCC在Ⅲ和Ⅳ期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0.25±0.71显著低于Ⅰ期1.39±2.63和Ⅱ期1.25±2.12胰腺癌的表达水平(P=0.032)。结论:DCC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降低或缺失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频繁发生的事件,免疫组化法检测DCC蛋白的表达对胰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医院临床工作效率的评价有多个指标,而床位利用情况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分析床位利用情况,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临床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床位利用模型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利用床位指标,采用四象限法对工作效率变化进行研究[1]。而综合评价指数是运用统计学方  相似文献   
49.
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王立业院长在创业之初,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专家型管理团队,为保障医院的顺利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医院步人正轨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必然是如何管理好医院,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王院长遇到的问题,恰恰是医院组建成功后,运营步人正轨,如何管理和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王院长管理医院的思路是正确的,首先他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组织骨干医师出国进修学习,其次引进了优秀的青年管理人才,管理科室建设。但是,在实施管理计划时还是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