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21.
背景:在口腔组织工程学中,由于颌面骨形态复杂,不规则,而且颌骨支撑着颜面部,与容貌有很大的关联。这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恢复功能而且要恢复原有形态,而且精密的修复形态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与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上颌骨牙槽嵴缺损,并覆盖个性化钛模板作为外支架维持新骨塑形的可能性。 方法:体外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复合透明质酸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自体牙槽嵴缺损处,外加个性化钛模板,术后4,8,12 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X射线、常规组织学检查,观测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作用。以缺损区植入回收自体骨屑者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术后第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灰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第8,12周其新骨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4周与术后8周,术后8周与术后12周新生骨灰度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常规组织学染色显示,在术后4周时,实验组成骨作用逊色于对照组。当生长到第8周时,两组成骨基本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法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效应显著,个性化钛模板起到屏障塑形作用,促进新骨按特定形状生成。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骨;颌骨缺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个性化钛模板  相似文献   
22.
背景:自体骨、骨替代材料及骨诱导再生技术可修复颌骨缺损,但由于新骨形成周期长、骨替代材料及骨诱导再生膜吸收快,缺损区新骨的体积和塑形受到影响.目的:探讨个性化钛模板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及自体骨在兔上颌骨牙槽嵴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制作长10 mm,高5 mm的上颌牙槽嵴骨缺损,实验组骨缺损区由自体髂骨颗粒及缺损区制作中产生的自体骨颗粒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填充,表面覆盖个性化钛模板,并螺钉固定;对照组缺损区只覆盖个性化钛模板并螺钉固定,缺损区不充填任何骨移植材料.观察术后4,8,12周的新骨生成情况、X射线表现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改变.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时,实验组新骨形成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8及12周时,两组形成的新骨无明显区别.经配对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4周时新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在术后8周和12周时,新骨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自体骨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可很好地修复上颌牙槽嵴缺损;个性化钛模板可起到屏障膜和新骨形成外支架的作用,有利于新骨的塑形.  相似文献   
23.
24.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针灸”为关键词,通过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46篇,排除无效文献后,最终有效文献173篇,主要使用穴位49个.采用分层聚类统计方法分析前2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结果足太阳膀胱经穴(膈俞、小肠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关元俞、委中、秩边、承山、昆仑)10个,足少阳胆经穴(环跳、阳陵泉)、督脉穴(腰阳关、水沟)、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巨髎)、足太阴脾经穴(三阴交、血海)各2个,其余为经外奇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故腧穴以膀胱经为主,配合胆经、督脉、胃经、脾经腧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选穴所取的部位以腰骶部、腿部腧穴为主,以背部、面部腧穴及阿是穴为辅.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穿心莲成分API0134对大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A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20,自移植后当天至术后第9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实验组:n=20,腹腔注射CsA(用法同对照组),并从手术当天腹腔注射API0134,50mg/(kg·d)直至处死.每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3个月各取10只大鼠,测定各组的CAV评分、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移植后2个月和3个月,实验组心脏移植物血管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 2±0 2和2 5±0 4(P<0 05),1 7±0 5和2 9±0 7(P<0 05).实验组血浆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7 85±14 53)U/mL和(120 72±14 40)U/mL(P<0 05),(154 10±15 18)U/mL和(128 14±15 78)U/mL(P<0 05);实验组血浆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 66±0 82)nmol/mL和(10 52±1 81)nmol/mL(P<0 05),(4 80±0 21)nmol/mL和(11 13±1 26)nmol/mL(P<0 05).结论 API0134可以延缓CAV的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对冠状血管内皮的损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抢救AOPP成功的关键。温习我院410例AOPP,的资料及有关文献,现将抢救AOPP应用阿托品时出现特殊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背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及附着丧失是导致失牙的最主要原因,细胞因子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形成新附着。目的: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利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传代后细胞进行组织来源鉴定,通过波丝蛋白、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定性分析,并加入生物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增殖诱导,采用MTT法测定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加入质量浓度为10μg/L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后,细胞增殖加速,在加入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后,实验组的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镇银膏外治建党型银屑病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9.
背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及附着丧失是导致失牙的最主要原因,细胞因子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形成新附着。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利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传代后细胞进行组织来源鉴定,通过波丝蛋白、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定性分析,并加入生物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增殖诱导,采用MTT法测定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加入质量浓度为10 μg/L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后,细胞增殖加速,在加入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后,实验组的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背景:在口腔组织工程学中,由于颌面骨形态复杂,不规则,而且颌骨支撑着颜面部,与容貌有很大的关联.这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恢复功能而且要恢复原有形态,而且精密的修复形态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与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上颌骨牙槽嵴缺损,并覆盖个性化钛模板作为外支架维持新骨塑形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复合透明质酸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自体牙槽嵴缺损处,外加个性化钛模板,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X射线、常规组织学检查,观测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作用.以缺损区植入回收自体骨屑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术后第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灰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12周其新骨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周与术后8周,术后8周与术后12周新生骨灰度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织学染色显示,在术后4周时,实验组成骨作用逊色于对照组.当生长到第8周时,两组成骨基本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法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成骨效应显著,个性化钛模板起到屏障塑形作用,促进新骨按特定形状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