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1999年3月我市某建筑工地工人发生1起食用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报告分析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发病特点 3月7日12时,某建筑工地6名工人在附近小吃部聚餐,饭后2h左右,6名工人相继发病,轻重不一,而未在小吃部就餐的工人无一例发病。1.2 中毒食物分析 经查询,6名工人在小吃部点了三个菜,分别为:炒土豆丝、白菜粉条、炒蛹,主食馒头,经现场调查,大白菜、粉条、蛹,未见可疑,查未食用完之库存马铃薯三分之二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母大便燥结案是以补开塞法的具体运用。丹溪次女妊娠发热案乃血虚发热,虽时值夏季,丹溪不从外感论治,却用四物而收神效。酒客里热表虚案乃标本并治也。滞下案告诉医者病有先后缓急,当分别对待。可参考《金匮要略》具体条文复习。经闭案启示医者,闭经一症不可盲目攻下,当脉证相参,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和”为谨记。妄语案以吐法治之,今之医者几不用也,诚可惜哉。妊娠三月胎堕案即今所谓滑胎,丹溪补中寓清,妙不可言。难产案示后人虚实分治之理。奶岩案又示医者当明经络用药之奥。同时,案1、案2、案7亦体现了丹溪对《内经》因时制宜思想的灵活运用。 [结论]《格致余论》中记载的医案辨证巧,疗效妙,是中医临床学习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中医学者认真研习。  相似文献   
33.
通过总结连建伟教授辨治痰饮病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的特点,探析连建伟教授学术渊源,即在熟读中医临床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取法经方,灵活加减,从而取得临床疗效,并举连教授辨治支饮(肝性腹水)和悬饮(胸腔积液)医案两则作为例证,为中医临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4.
35.
已故浙江嘉兴名医余叔卿先生业医50余载,擅治内外科疾病。先生博采众家之长,医案简炼,组方严谨,堪为后学楷模。笔者昔年曾蒙先生教诲,获益良多。《嘉兴梅洲余叔卿医案》系先生30年前亲笔撰写,今特择其部分内容,并加按语,供医界同道赏析。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脾胃病中最常见的病症——痞满病的证治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连建伟教授的门诊电子医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规范并统一医案中的各种症状;对证候要素以及中药名称的规范统一采用《中医药学名词》当中的名称;部分歧义术语则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医案中痞满病症的症状、方剂、用药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连建伟教授痞满病门诊医案中最常见症状为:脘痛、泛恶、嗳气、口苦、便溏或者是便秘。舌苔最常见为淡红舌和白腻苔,脉象最常见为右脉缓和左关弦。治疗痞满的主要方剂为补气剂、调和肝脾剂、燥湿化痰剂、芳香化湿剂、消导化积剂。连建伟教授治疗痞满的中药中依次为益气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结论:益气健脾、兼以行气祛湿消食是连建伟教授治疗痞满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38.
文章通过对连建伟教授运用经方治愈6例二便病证验案进行分析,论述了治疗此类疾患当以辨证为本,分清虚实,为治疗二便病证拓宽了思路。同时,连教授的经方验案为我们展示了经方的神奇所在。学医者如能准确辨证,恰当运用仲景方,可治愈临床多种疴疾顽症,诚为研究经方者之佳案。  相似文献   
39.
对于魏老,我是非常敬佩的。记得1974年的春节,即35年前,那时候我在乡下做医生。因为仰慕魏老的临床功力,我到杭州浙江省中医院来,想偷学一下本领,站在他边上,跟他聊几句,学一点。但是我来了以后,见魏老很忙,再说他耳聋,也没办法跟他交流。但是我看他就是靠号脉,号了脉就开处方,  相似文献   
40.
长春中医学院胡永盛老师,从医已达半个世纪。胡老师医理精湛,医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笔者有缘,先后六次聆听胡老师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胡老师学术思想点滴公之于众,以供中医界同道学习参考。 谈辨证与治疗 胡永盛老师说:脉理幽微,口莫能宣;诊脉之道,虚静为宝。要专注于脉上,从浮、中、沉、举、按、寻来分辨脉象。古人脉学说浮脉如水漂木,形容脉象,活灵活现,讲得好。诊脉常以平旦,气血未动,方能诊患病之脉。有的中医诊脉后说:“蛋白两个加号”,那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