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涉及范围广泛,常与神经、内分泌、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及卵巢局部调控因素异常有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界在对本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治法方药的观察研究等方面。PCOS患者多为痰湿体质,近年许多研究报道,糖脂代谢紊乱与中医痰浊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晓甦教授基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提出高催乳素血症的基本病机以阴血亏虚为本,肝气郁滞为标。治疗方面主张衷中参西,并通过滋阴养血、调达肝气,兼随症加减,以达调经助孕、降催乳素之功。  相似文献   
13.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而引起的以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不孕、月经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已成为妇科临床的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本病  相似文献   
15.
郭晶晶  张晓甦 《河北中医》2013,35(1):141-14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月经紊乱、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疾病,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次报道。一般认为,PCOS在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中发生率均较高,为5%~10%,无排卵性不孕妇女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症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庆  张晓甦 《光明中医》2009,24(1):189-190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EMS患者87.7%有痛经,71.3%有下腹痛,57.4%有全腹痛,56.2%有性交痛,42.6%有肛门痛,39.5%有排便痛[1].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内异症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虽为良性病变,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常见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又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困难。其治疗可以从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三条途径人手,本文着重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PCOS患者以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月经及肥胖情况、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指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肥胖改善的总有效率89.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BMI、WHR、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FSH、FINS、三酰甘油(TG)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补肾化痰调周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PCOS具有减轻肥胖、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晓甦教授认为,宫腔黏连首先以湿热瘀阻为关键,与西医“炎症反应”理论相符,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大法,同时结合邪正盛衰变化,调整扶正与祛邪力度。并认为宫腔黏连患者多见肾虚,治疗时还需结合补肾调周法。2种治法相结合,能有效促使月经恢复,并帮助患者顺利妊娠。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及少量实践课程相结合,面对愈发严峻的医疗环境和就业情况,显示出其相对局限的弊端。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逐步开展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临床一体化教学改革,依托附属医院优势,将理论课程授课地点拓展至附属医院,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取得有益效果。结合我院开展情况,积极探索临床一体化教学模式,讨论实施规范,力求使临床一体化教学成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