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56例,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评测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尿失禁程度各组组内比较(P0.01),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中医辨证属于髓海不足证的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头皮针留针30min)35例,治疗B组(头皮针留针1h)34例,治疗C组(头皮针留针10h)35例。均在针刺的基础上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次1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8周,并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评测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MOCA评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含量。结果: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C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C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叶酸含量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C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刺能提高VCIND患者MOCA评分,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降低VCIN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提高叶酸含量。头皮针长时间久留针效果尤为明显。针刺可能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含量而起到治疗VCIND患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蔡××,男,68岁,退休工人。1998年8月就诊。主诉:阵发性下颌不能自主抖动1月余。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下颌不自主性抖动并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抖动频率较快,约60次/分,幅度较大,情绪紧张和激动时抖动频率加快,幅度增大,睡眠时消失。头颅CT检...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P300的影响。方法:将6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针刺组33例。对照组给予都可喜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8周;针刺组在口服都可喜的基础上给予头穴针刺,取顶中线、额中线、双侧顶旁一线,静留针10 h,每日1次,每周休息2 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及P300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基本控制1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75%;针刺组基本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及P300(潜伏期缩短,幅度增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针刺组患者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P300潜伏期的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头穴久留针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25.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多发于中风后3个月内。笔者对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30例进行了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已建立的韩氏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的技术操作规范作进一步科学客观的临床效应再评价.方法:由3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共同参加,统一研究规范、诊断标准、取穴、操作手法、疗效评估,并设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能有效改善I-PSS症状积分、尿流率、残余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韩氏针法治疗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病人依从性良好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7.
中风后较多的患者出现中枢性的高痉挛瘫,常以上肢为甚,常规功能训练的疗效不佳,近三年来,我们采取针灸加中药湿热敷结合常规康复手段及功能训练,治疗上肢的高痉挛状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灸、湿热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高痉挛状态上肢的疗效;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康复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在Brunnstrom、Ashworth分级Fugl-meyer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湿热敷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中风后高痉挛状态上肢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灸法治疗遗尿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灸法治疗遗尿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分析灸法治疗遗尿症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63篇,共涉及灸法10种,以温和灸为主(24篇),共涉及腧穴44个,取穴总频次为300次,以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为主;耳穴18个,取穴总频次54次。腧穴主要取穴部位为腹部穴位,达103频次(38.4%)。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膀胱俞、百会、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耳穴支持度最高的是膀胱,肾,皮质下。结论灸法治疗遗尿症多选用温和灸,遗尿症属于"前阴病",阴病要治阴,经脉穴位上多选取阴经,偏重特定穴,尤其重视交会穴的运用,结合辨证取穴,同时也注重耳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观察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脑干组织γ-氨基丁酸B受体1(GABABR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平衡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患侧针刺组、平衡针刺组,每组12只,制备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的模型,平衡针刺组治以平衡针刺法,患侧针刺组取患侧肢体施术,治疗20min,连续治疗10天,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各组脑干组织GABABR1的表达情况。结果:平衡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细胞表达较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刺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脑干组织GABAB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