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73篇
  免费   12299篇
  国内免费   7428篇
耳鼻咽喉   1000篇
儿科学   2063篇
妇产科学   846篇
基础医学   8279篇
口腔科学   2489篇
临床医学   15123篇
内科学   11666篇
皮肤病学   1605篇
神经病学   2915篇
特种医学   46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458篇
综合类   32016篇
现状与发展   3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3693篇
眼科学   1569篇
药学   14196篇
  173篇
中国医学   11417篇
肿瘤学   6187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556篇
  2022年   3722篇
  2021年   4990篇
  2020年   4230篇
  2019年   2414篇
  2018年   2608篇
  2017年   3455篇
  2016年   2580篇
  2015年   4815篇
  2014年   6339篇
  2013年   7493篇
  2012年   11456篇
  2011年   11869篇
  2010年   10534篇
  2009年   9119篇
  2008年   9734篇
  2007年   9500篇
  2006年   8215篇
  2005年   6680篇
  2004年   4764篇
  2003年   4016篇
  2002年   3074篇
  2001年   2856篇
  2000年   2171篇
  1999年   889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与膀胱上皮细胞的相互关系,观察肺炎克雷伯杆菌在人膀胱上皮细胞抹T24中生存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分离抹03138侵袭T24细胞,并用庆大霉素杀死细胞外的细菌,分别于细菌进入细胞后的4、24、48及72h裂解细胞,释放出细胞内的活细菌,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胞内活菌数。结果:T24细胞内的肺炎克雷伯杆菌03138抹在实验48h内有一定生长,试验72h细胞内活菌数量明显减少。加入细胞因子(TNF-αd和INF-γ)可以促进上皮细胞清除胞内细菌。结论:膀胱上皮细胞清除进入细胞内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可能是泌尿道天然免疫的一种防御机制,而细胞因子可以调控上皮细胞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1-40(beta-amyloidpeptide1-40, Aβ1-40)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40mg/L的Aβ1-40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的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磷酸化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蛋白(pRB)水平;RT-PCR技术检测E2F1mRNA表达水平;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力;观察在Aβ1-40诱导凋亡过程中是否伴随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CDK4、磷酸化pRB水平在Aβ1-40作用后2-4h显著升高;②Aβ1-40孵育3h后皮层神经元E2F1基因表达上调;③Aβ1-40作用12-24h后caspase-3活力明显升高。结论:CDK4-pRB-E2F1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Aβ1-40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激发型4-1BB单抗(2A)联合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AP-DC)疫苗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凋亡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A20负载的DC用来制备AP-DC.A20荷瘤小鼠分别被注射AP-DC、2A单抗或二者联合.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的表型和胞浆内细胞因子;3H-TdR掺入试验检测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荷瘤鼠血清和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IL-10含量.结果:应用激发型4-1BB单抗2A或AP-DC疫苗对荷瘤小鼠开展免疫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期,获得12.5%或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但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可获得6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并且荷瘤鼠可长期生存.联合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体外增殖更为显著,CD4^+IFN-γ^+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增加.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在联合治疗荷瘤鼠的血清和脾脏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升高更明显,而IL-10的分泌则降低.结论:激发型4-1BB单抗和AP-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探索人β防御素2 (h BD- 2 )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共表达重组核酸疫苗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以pc DNA3.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PSMA和pc DNA3.1/h BD- 2 - PSMA,通过RT-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免疫小鼠后,进行血清中抗体检测,CD4 、CD8 T淋巴细胞数目测定及CTL 特异性杀伤作用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质粒转染COS- 7细胞后能表达目的基因,免疫小鼠后能在体内持久表达,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能有效的刺激T细胞增生,诱导特异性CTL 反应。当以h BD- 2作为免疫佐剂时,CTL 活性更强。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含PSMA的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可以诱导出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渗透压、细胞容积与鼻咽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渗透压、细胞容积与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MTT法检测在不同渗透压培养条件下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活细胞图像分析测量细胞容积,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高渗(370、440mOsmol/L)培养增大细胞容积和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容积分别增大8.7%、27.8%,增殖率分别提高22.2%和33.9%;而低渗(160、230mOsmol/L)培养减小细胞容积和抑制增殖,细胞容积分别减小12.8%和4.1%,增殖率分别降低34.0%和15.6%;细胞容积与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非等渗长期培养条件下,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低渗培养降低细胞生存率。结论:胞外渗透压、细胞容积与鼻咽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低渗培养可能通过减小细胞容积、促进细胞死亡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制鼠抗人GL5 0分子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天然高表达人GL5 0分子的Daudi细胞为免疫原 ,人GL5 0 L92 9转基因细胞为目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筛选细胞 ,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分泌特异性鼠抗人GL5 0分子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Ab识别GL5 0的表达 ;Westernblot检测抗体对特异性细胞膜蛋白的识别 ;台盼蓝 (Trypanblue)染色细胞计数法和MTT法检测McAb对Daudi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3 H TdR法检测抗体对GL5 0 L转基因细胞介导的活化T细胞体外增殖的效应。结果 成功制备 2株分泌特异性抗人GL5 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12B11和 11C4 ;两者皆为IgG2a亚型 ;腹水效价皆在 1∶10 0 0以上 ;12B11、11C4特异性地识别GL5 0分子。 11C4McAb可以明显抑制Daudi细胞在体外的生长 ,并可抑制GL5 0 L转基因细胞介导的活化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效应。结论 成功获得了 2株特异性鼠抗人GL5 0抗体 ,其中 11C4McAb具有诱导表达GL5 0分子的B淋巴瘤细胞Daudi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 ;在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致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12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芪丹通脉片治疗组(QDTMT treatment group),对照组经十二指肠给予生理盐水(1.5ml/kg),给药后30min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放置电磁流量计探头测定血流量,在其下缘左前降支1/2处结扎90min,松开后再灌注180min观察,分别于灌胃前、缺血90min和再灌注180min静脉快速均匀推入微泡声学造影剂SONOVUE,FLASH模式进行静脉声学造影,实时连续记录心肌声学造影前后的图像采用,采用Echopac图象工作站软件包进行分析心肌声学造影的图像视频密度,根据时间-视频密度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价心肌微血管的血流灌注状态,根据图像分析缺血心肌范围的影响。芪丹通脉片组则经十二指肠给予芪丹通脉片浸膏混悬液(1g/ml,1.5ml/kg),其余实验过程同对照组。并在不同时间点从冠状静脉窦采血,检测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的含量。结果在基础状态、缺血前和缺血90min,对照组和芪丹通脉片干预组的时间-视频密度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缺血后出现的灌注缺损所占左心室的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再灌注180min两组的AUC存在显著差异(14.09±2.31 vs 11.47±1.55,P<0.05),左心室心肌灌流均没有完全恢复,但芪丹通脉片能够显著促进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灌流的恢复(92.10±2.2)%,与对照组(87.49±4.12)%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缺血90min和再灌注180min,芪丹通脉片处理组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分别为(68.98±10.01)μmol/L、(67.55±9.81)μmol/L和(114.73±11.89)μg/L,(139.97±12.36)μg/L,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56.38±8.27)μmol/L,(53.55±6.03)μmol/L和(137.40±13.48)μg/L,(161.90±19.14)μg/L,(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循环血流的恢复,调节循环血中的NO和ET含量,改善微循环功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用构建的HIV-2外膜蛋白gp105和核心蛋白gag基因的DNA疫苗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将HIV-2型gp 105和gag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DNA疫苗质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构建的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gp105或/和gag.构建的疫苗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类数,并用HIV-2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鼠血清中抗HIV-2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3种HIV-2 DNA疫苗pIRES1gag、pIRSE1gp105和pIRES1gag-gp105,转染BHK细胞后均能表达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后可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抗HIV-2特异性抗体,其中pIRES1gag-gp105免疫鼠中,淋巴细胞增殖最显著,而pIRES1gp105免疫鼠中HIV-2特异性抗体水平最高。结论:构建的DNA疫苗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其中pIRES1gp105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最显著,而pIRES1gag-gp105 诱导的细胞免疫响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9.
人vWF-A1区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研究血栓形成的机制,开发抗血栓药物。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vWF-A1区蛋白,经过纯化、复性,获得重组蛋白(rvWF-A1),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vWF-A1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Ib的结合能力,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rvWF-A1对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结果: 重组表达载体pQE-31-vWF-A1在大肠杆菌M15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Ni-NTA agrose柱纯化后,其纯度为95%,经复性的rvWF-A1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它可与血小板模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结合,阳性率为78.6%;它可以抑制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84.7%。结论: 在原核细胞中可以成功地高效表达人vWF-A1区蛋白,该重组蛋白有可能开发为有效的抗血栓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工程前沿"建设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是国家所规定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之一.它以极广的知识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等为主要内容,展示该专业的研究范围、前沿动态、发展趋向及未来前景,是学生们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最好窗口,也是获取专业知识的最丰富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