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44篇
  免费   15915篇
  国内免费   8151篇
耳鼻咽喉   1537篇
儿科学   2897篇
妇产科学   1333篇
基础医学   12282篇
口腔科学   2940篇
临床医学   17578篇
内科学   17732篇
皮肤病学   1918篇
神经病学   5648篇
特种医学   69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489篇
综合类   37394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6374篇
眼科学   2382篇
药学   18344篇
  211篇
中国医学   14573篇
肿瘤学   8317篇
  2024年   476篇
  2023年   1893篇
  2022年   4613篇
  2021年   6411篇
  2020年   5287篇
  2019年   3282篇
  2018年   3599篇
  2017年   4350篇
  2016年   3482篇
  2015年   6052篇
  2014年   7682篇
  2013年   9883篇
  2012年   13809篇
  2011年   14763篇
  2010年   12833篇
  2009年   11136篇
  2008年   11799篇
  2007年   11315篇
  2006年   10300篇
  2005年   8178篇
  2004年   5932篇
  2003年   4981篇
  2002年   4177篇
  2001年   3786篇
  2000年   2956篇
  1999年   1579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535篇
  1990年   493篇
  1989年   453篇
  1988年   461篇
  1987年   409篇
  1986年   399篇
  1985年   381篇
  1984年   264篇
  1983年   192篇
  1982年   131篇
  1979年   210篇
  1978年   111篇
  1977年   124篇
  1976年   113篇
  1974年   129篇
  1972年   128篇
  1969年   10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双荧光标记法对 10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及 5例正常鼻腔嗅黏膜及 5例鼻咽癌组织进行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10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TrKA和p75蛋白均呈阳性表达 ,5例正常鼻腔嗅黏膜及 5例鼻咽癌组织均为阴性表达 ;双荧光标记显示所有肿瘤组织中TrKA和p75蛋白均在同一细胞表达。结论 :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检测可作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影响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伤;③手术因素:损伤与手术间隔的时间,手术复位的精确度与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医师的经验,手术入路选择的合理性,医院条件,手术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993.
小牛胸腰椎解剖、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量小牛胸腰椎相关解剖数据并测试其生物力学性能 ,探讨其作为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 1周以内的新鲜小牛胸腰椎脊柱标本 2 0具 ,测量椎体及椎间盘的最大横径、矢状径和前部高度。测试屈曲、伸展、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的载荷 -应变、载荷 -位移关系以及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强度及轴向刚度 ,并进行极限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小牛胸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矢径、横径、高度自T10 至L5逐渐递增 ,椎体横径与矢径之比约为 1∶1,其T10 ~L5段椎间盘高度之和与椎体高度比值为 1∶0 .9。小牛胸腰椎载荷 -应变及载荷 -位移关系呈线性变化 ,生理载荷下屈曲、伸展及侧屈状态下的应力强度分别为 (2 .86± 0 .2 4 )N/mm2 ,(2 .17± 0 .2 0 )N/mm2 ,(5 .2 9± 0 .5 0 )N/mm2 。屈曲、伸展、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的轴向刚度分别为 (37.13± 4 .30 )N/mm ,(35 .38± 4 .2 0 )N/mm ,(34.5 6± 4 .2 0 )N/mm ,(5 1.6 9± 1.6 2 )N/mm。结论 小牛胸腰椎形态及大小可满足前路内固定模型的需要 ,以小牛标本作为体外非破坏性生物力学实验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核被膜钙泵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2 + 、ATP、ADP和AMP对细胞核被膜钙泵 (Ca2 + ATPase)活性的调节。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密度梯度分离纯化细胞核 ,定磷法测定Ca2 + ATPase活性。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 ,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血浆MDA和FFA显著升高 (P <0 0 1) ;细胞核Ca2 + ATPase活性下降 ,对Ca2 + 亲和力降低 ;ADP、AMP对核Ca2 + ATPase活性的影响明显减弱 ;ATP对Ca2 + ATPase的作用在 [ATP]小于 1 0mmol L时 ,与正常细胞Ca2 + AT Pase活性无显著差异 ,浓度增至 2 0mmol L时 ,活性低于正常细胞 ,ATP浓度继续增加 ,核Ca2 + ATPase活性快速增加。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2 + 、ATP、ADP、AMP对心肌细胞核Ca2 + ATPase活性的影响发生了明显改变 ,其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免疫应激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注射完全佛氏佐剂对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开场试验检测小鼠行为的改变,以小鼠血清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率作为免疫学指标。结果 注射完全佛氏佐剂可导致雄性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周边位置偏爱、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增加;引起雌性小鼠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增加,但无行为学改变。结论 免疫应激可引起雄性小鼠的抑郁性行为和恐惧行为,其机制与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复方红芪减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提取液进行减方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建立钳夹损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按术后每日灌服药物的不同将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 ;复方红芪组 :灌服复方红芪提取液 2ml ;减方组 :灌服复方红芪减方后提取液 2ml;补阳还五汤组 :灌服补阳还五汤 2ml。术后 2周及 4周 ,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红芪组和减方组与对照组、红芪组与减方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减方组优于红芪组 (P >0 .0 5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复方红芪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减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红芪组与减方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红芪组、减方组、补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前 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早期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药效更为专一 ,且优于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胶质瘤组织进行P53、VEGF表达的检测。结果 P53、VEGF的表达均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Ⅰ~Ⅳ级病理分级中P53阳性率分别为22.22%(4/18),65%(13/20),75%(9/12);VEGF阳性率分别为27.78%(5/18),90%(18/20),100%(12/12)。P53、VEGF的表达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P53和VEGF阳性表达符合率为76%(38/50),两者的表达有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 P53和VEGF蛋白的表达是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胶质瘤组织突变的P53基因可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进而影响胶质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并有13例作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28例作CT检查;11例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 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低张十二指肠插管诊断十二指肠癌24例;平滑肌肉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34/46)。误诊率为17.39%(8/46),漏诊率为8.7%(4/46)。CT检查28例,确诊十二指肠癌4例,平滑肌肉瘤7例。误诊为腹腔脓肿2例,平滑肌瘤6例,腹腔恶性肿瘤9例。诊断符合率为39.29%(11/28),误诊率为60.71%(17/28)。血管造影11例,9例检出病变,6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例误为良性肿瘤,2例未发现明显肿瘤血管。确诊率为54.55%(6/11),误、漏诊率分别为27.27%(3/11)、18.18%(2/11)。结论 胃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和胃镜配合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对重度肠腔狭窄或阻塞患者显示病变范围起补充作用。CT能显示管外型恶性肿瘤的软组织块影及管壁破坏和有无淋巴结肿大。血管造影能根据血供来源明确钡餐难发现、CT仅显示与肠管无明显联系的平滑肌肉瘤,并可进行栓塞IE血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