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4篇
  免费   6567篇
  国内免费   4531篇
耳鼻咽喉   546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369篇
基础医学   5178篇
口腔科学   1006篇
临床医学   7993篇
内科学   6329篇
皮肤病学   589篇
神经病学   2323篇
特种医学   28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238篇
综合类   15188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955篇
眼科学   1199篇
药学   7520篇
  92篇
中国医学   5795篇
肿瘤学   3849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958篇
  2022年   2032篇
  2021年   3210篇
  2020年   2624篇
  2019年   1749篇
  2018年   1753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1684篇
  2015年   2657篇
  2014年   3538篇
  2013年   3797篇
  2012年   5308篇
  2011年   5633篇
  2010年   4641篇
  2009年   3885篇
  2008年   4140篇
  2007年   4081篇
  2006年   3731篇
  2005年   3151篇
  2004年   2348篇
  2003年   2301篇
  2002年   1872篇
  2001年   1691篇
  2000年   1308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424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食管癌放疗中二次模拟定位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间再次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我院放疗科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对356例食管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化疗,356例患者照射全过程都进行二次模拟定位(第一次模拟定位后照射30-40GY/15-20次后进行第2次模拟定位)。比较分析前后二次模拟定位靶中心移位的情况。结果;靶中心移位<0.5cm为157例,移位0.5-1.0cm为130例,移位>1.0cm为69例。全部靶中心移位达55.90%。食管肿瘤长度<5cm靶中心移位27例,5-8cm移位117例,病变长度>8cm移位55例,P<0.05;食管肿瘤发生于颈段,上胸段靶中心移位25例,而中、下段食管移位174例,P<0.01。结论:食管肿瘤外照射达到一定剂量时,靶中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肿瘤长度越长靶中心移位会更明显, 肿瘤位置越小,移位亦显著。因此,我们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全过程必需进行2到3次定位,这样才能保证靶中心的精确度,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局部麻醉和模拟定位机引导在集束巨能刀治疗肺癌的射频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采用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穿刺集束巨能刀治疗肺癌46例。CT显示条索状瘢痕残余ll例,空洞形成或直径缩小32例,无变化1例,增大2例。治疗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内热感及短时间内可以忍受的疼痛感。并发症包括气胸7例、皮下气肿5例、发热24例、咯血13例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集束巨能刀射频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直径〈3cm的肿瘤。局部麻醉配合全身止痛药物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治疗中的疼痛问题,与全麻相比还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的优势;对于周围型肺癌,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穿刺定位与CT引导相比,同样准确、安全,但操作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93.
社会能力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编制社会能力评定量表并检测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全国五大行政区用社会能力评定量表评估1605例正常人(男性814名,女性791名),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0.92,三个分量表的d系数为0.81~0.88;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0.87,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量表评分者信度为0.91~0.97,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0.49-0.80,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6~0.89,通过因子分析,证实了量表的结构效度;全量表总分和职业能力得分与被试单位提供的实际社会能力评分呈高度相关,与韦氏智商呈中低度相关。结论:量表编制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4.
昆虫色氨酸羟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的限速酶,具有专一性,在组织中含量较低,且具有不稳定性。TPH的活性是5-HT合成的唯一前提,因此它可以作为5-HT能神经元的特异标志,也可以作为5-HT能神经元的一个分化特征。它的存在,住区分神经细胞特征方面比5-HT本身的含苗更有价值。因而近年来TPH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主要就TPH在昆虫中的存在形式、调节机制及进化地位等方面已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超声电丛刺头穴丛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法:①选择2003-01/2005-06在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男160例,女101例。均为首次患病,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丛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30例。②丛刺治疗组:采用超声电丛刺治疗仪于头部电丛刺顶区(运动区),以100~200Hz疏密波电针通过6~8h,1次/d,1个疗程30次。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药物同等治疗。丛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干预30d。两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恢复,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测定脂蛋白(a)水平。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丛刺治疗组131例中:基本恢复31例,显著进步80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6%(126/131);对照组130例:基本恢复14例,显著进步68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为72%(96/130);丛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丛刺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血栓素A2、D-二聚体和脂蛋白(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丛刺治疗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潜伏期与传导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超声电丛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索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佳方法。方法采用足底深支或(和)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岛状皮瓣对6例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性修复,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8cm×6cm,术后随访1~4年,足部功能与外观均较满意。结论足底深支或(和)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8.
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电刀或超声刀、线性切割器等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1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4d。术后住院3—5d。1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99.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0.
引入PDCA循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具体实施。结果医疗废物要达到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证;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是重要环节;完善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配套设施是重要基础;制定管理质量标准认真督促检查考核是重要手段。结论PDCA循环法是加强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