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31篇
  免费   6922篇
  国内免费   4875篇
耳鼻咽喉   592篇
儿科学   971篇
妇产科学   227篇
基础医学   4649篇
口腔科学   1044篇
临床医学   7987篇
内科学   6262篇
皮肤病学   628篇
神经病学   2235篇
特种医学   29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7830篇
综合类   17488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6482篇
眼科学   1031篇
药学   8084篇
  94篇
中国医学   6336篇
肿瘤学   3687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884篇
  2022年   1980篇
  2021年   2962篇
  2020年   2467篇
  2019年   1488篇
  2018年   1570篇
  2017年   2035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2860篇
  2014年   3751篇
  2013年   4312篇
  2012年   6102篇
  2011年   6654篇
  2010年   5845篇
  2009年   4991篇
  2008年   5223篇
  2007年   4841篇
  2006年   4369篇
  2005年   3621篇
  2004年   2617篇
  2003年   2172篇
  2002年   1643篇
  2001年   1431篇
  2000年   1139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门桐林  李雪  袁秀敏  张璐 《癌症进展》2020,(6):563-566,61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种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92)和(4.95±1.09),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72±0.81)和(1.2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1和PD-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免疫逃逸过程,对其逃逸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本研究利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小鼠模型观察阿魏酸(FA)对TBI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防治TBI继发性损伤的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57/BL6小鼠采用小鼠重复轻度脑损伤模型进行造模。通过干湿重比值法检测脑组织水肿、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与TBI组小鼠比较,阿魏酸组小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较TBI模型组明显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减少。结论阿魏酸可改善TBI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TBI小鼠脑含水量,改善TBI小鼠的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其机制与阿魏酸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5.
袁晨翼  刘美玉  尹菊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265-1267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妇人解》一卷中基于中气周流的理论阐述了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现象的产生与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其认为月经的产生也是中气周流的结果和体现,注重肝木在月经产生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上注重调经养血,强调崇阳为要,指出顾护脾土乃胎妊之本,在用药上善用桂枝以温阳行血促中气升降流转。相关理论精炼而实用,值得后世医者研悟借鉴。  相似文献   
46.
王亮  宋鸿权  吴靖  袁欣瑶 《新中医》2020,52(5):137-139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点穴推拿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7~14岁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探索其与屈光度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7~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521例(1042只眼)。采用IOLMaster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各屈光参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散瞳后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分析前房深度发育情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7~14岁学龄期的儿童前房深度随之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段儿童的左右眼之间的均值相近,且生长发育趋势相近(均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前房深度均逐渐增大,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前房深度(均P<0.01)。(3)儿童前房深度与身高正相关(P<0.01)。(4)前房深度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的前房深度的发育受到身高、性别及屈光度数的影响,与身高呈正相关,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双眼前房深度发育同步。低中度近视的儿童前房深度增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4.1%),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相似文献   
49.
Chen  Si-Bao  Tian  Xiu-Zhi  Ding  Chris H. Q.  Luo  Bin  Liu  Yi  Huang  Hao  Li  Qiang 《Cognitive computation》2020,12(6):1144-1153

In the area of large-scale graph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deep graph-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However, typic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 aggregates information of neighbor nodes based on binary neighborhood similarity (adjacency matrix). It treats all neighbor nodes of one node equally, which does not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dissimilar neighbor node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GCN based on similarity matrix instead of adjacency matrix of graph nodes. Gaussian heat kernel similarity in Euclidean space is first adopted, which is named EGCN. Then biologically inspired manifold similarity is trained in 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 (RKHS), based on which a manifold GCN (named MGCN) is proposed for graph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ith four different kernel type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with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four benchmark document citation network dataset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manifold similarity learning converges very quickly on different datasets using various kernel functions. Compared with state-of-the-art methods, our method is very competitive in terms of graph node recognition accuracy. In particular, the recognition rates of MGCN (Gaussian kernel) and MGCN (Polynomial Kernel) outperform that of typical GCN about 3.8% on Cora dataset, 3.5% on Citeseer dataset, 1.3% on Pubmed dataset and 4% on Cora_ML dataset,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proposed MGCN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 it can discover local manifold structure by manifold similarity learning and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dissimilar neighbor nodes, which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GCN.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了解尘肺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对尘肺病患者建立干预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SCL-90症状清单、社会支持量表对在全省尘肺病住院病人较多的3家医院进行尘肺病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208名尘肺病患者男性205人,女性3人。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以下;Ⅰ期尘肺148人,Ⅱ期尘肺41人,Ⅲ期尘肺19人;尘肺患者SCL-90症状清单总分为162.00±64.77,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不同年齡段、不同病程尘肺病患者各组之间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建立尘肺病患者心理干预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