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7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359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680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科学   567篇
综合类   186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32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940篇
  11篇
中国医学   724篇
肿瘤学   32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及体外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合肥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和行为。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3类医疗机构中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填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合肥市医务人员现在吸烟率为21.2%,戒烟率为7.2%。不同科室医生吸烟率不同(Х^2=50.42,P〈0.001),外科和全科医生较高。医务人员知道吸烟与被动吸烟引起肺部疾病等常见危害,但对其他器官的危害性了解不多。90.6%的医务人员未参加过戒烟培训。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戒烟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起到控烟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心肌桥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而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例875例,男579例,女296例,年龄30~87岁,平均60岁。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心率>75次/min,重建相位区间为30%~40%,心率<75次/min,重建相位区间为40%~50%,获得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容积重组图像,从多角度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各主要分支。结果检出89例心肌桥患者,检出率10.2%。其中36例(40.5%)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50%)。发生于前降支中段者71例(79.8%),肌桥厚度0.06~0.55cm,其中20例近段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均接近50%。单纯心肌桥患者有心绞痛症状者39例,心肌桥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有心绞痛症状23例。结论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明确检出心肌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低发病的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 (VDRG)BsmⅠ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探讨不同种族前列腺癌发病的基因差异。 方法 :收集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 10 3例前列腺癌病人及10 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检测VDRG第 8内含子BsmⅠ多态位点 ,并对该位点SNP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 :BsmⅠ 多态位点bb、Bb、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北方地区汉族前列腺癌病人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 92 .2 3%、7.77%、0和 94.34 %、5 .6 6 %、0 ;等位基因B、b分别为 3.88%、96 .12 %和 2 .91%、97.0 9%,而与高发病人群的分布相比有显著不同。 结论 :VDRGBsmⅠ多态性在低发病的中国汉族人群与前列腺癌无相关 ,其分布与高发病人群有明显差异 ,提示VDRGBsmⅠ多态性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病种族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三七中人参三醇甙(PTS)5,50μg·ml~(-1)灌流对离体大鼠Langendorff心脏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室颤发生率,并可保护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降低,PTS 50μg·ml~(-1)还可抑制心肌丙二醛的产生,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乳酸脱氩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漏出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13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及单纯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 31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 ,4 7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 ,1 5d为 1疗程 ,共治疗 3个疗程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结果 :1 31例经服中药及针刺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1 . 7%;4 7例单纯服用中药治疗 4 5天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胃粘膜病变改善明显 ,总有效率为 71 . 1 %;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P <0 . 0 1 ) ;针药结合组、中药组 ,胃镜结果显示 ,胃粘膜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的好转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 (P <0 . 0 1 )。结论 :针药结合及单纯服用中药对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粘膜的修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提示临床治疗各型慢性胃炎 ,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4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role of apoptosis in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of PIH (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Methods: In this study, placental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16 uncomplicated third-trimester pregnancies and from 16 cases of PIH. We used light microscopy, electron microscopy to identify apoptosis. Light microscopy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ir incidence of apoptosis.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occurrence of apoptosis. Results: Apoptosis has been conclusively demonstrated within human third-trimester placental tissue. Medians and interquartile ranges of normal placenta (n = 16) was 0. 12% (0. 08% -0. 19% ) ; Medians and interquartile ranges of PIH group (n = 16) was 0. 37% (0. 15% -0.49% ). Compared to normal placentas, the incidence of apoptosis was higher in placentas from gestations complicated by PIH ( P < 0. 05 , T'-test). Conclusion: Placental apoptosi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PIH, and it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动态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48),随机选择6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用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按临床再通标准分为再通组(n=30),未通组(n=18),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4h、24h、48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TAT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患者组治疗前TAT水平(14.56±1.04)μg/L、GMP-140水平(12.50±1.05)ng/ml,较正常对照组(2.15±0.89)μg/L、(8.39±1.33)ng/m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h再通组GMP-140水平达到峰值(22.17±2.05)ng/ml,4h后TAT到达峰值(46.67±5.79)μg/L(P<0.05)后逐渐下降,持续至少3天,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未通组二项指标持续缓慢上升,48h达到峰值.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TAT、GMP-140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对我院320例行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儿的护理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家属满意。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儿特别是家属对疾病和手术方案的认识将对手术和护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的预防。方法 对 1994年 3月 - 2 0 0 1年 11月因恶性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81例病人 ,统一手术方式 ,在胆肠及胰肠吻合口处肠管内置引流管减压。结果 治愈 78例 ,死亡 3例 ,术后无一例胰胆瘘发生。结论 正确而精细的手术操作 ,确保吻合口血运 ,使各吻合口处无压力、无张力 ,是保证吻合口顺利愈合的关键。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也是减少胰胆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