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41篇 |
免费 | 1960篇 |
国内免费 | 10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8篇 |
儿科学 | 242篇 |
妇产科学 | 245篇 |
基础医学 | 1422篇 |
口腔科学 | 265篇 |
临床医学 | 2216篇 |
内科学 | 2017篇 |
皮肤病学 | 414篇 |
神经病学 | 535篇 |
特种医学 | 63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44篇 |
综合类 | 4766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2048篇 |
眼科学 | 274篇 |
药学 | 2230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1471篇 |
肿瘤学 | 9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258篇 |
2022年 | 667篇 |
2021年 | 851篇 |
2020年 | 672篇 |
2019年 | 499篇 |
2018年 | 506篇 |
2017年 | 594篇 |
2016年 | 509篇 |
2015年 | 833篇 |
2014年 | 1021篇 |
2013年 | 1208篇 |
2012年 | 1608篇 |
2011年 | 1806篇 |
2010年 | 1480篇 |
2009年 | 1312篇 |
2008年 | 1363篇 |
2007年 | 1343篇 |
2006年 | 1246篇 |
2005年 | 957篇 |
2004年 | 688篇 |
2003年 | 588篇 |
2002年 | 479篇 |
2001年 | 373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2篇 |
1922年 | 2篇 |
190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engjie Huang Haihang Wang Gaohan Liu Heng Wei Jie Hu Yao Wang Xuezhong Gong Sui Mao Michail Danilov Ihor Rusetskyi Jianguo Tang 《Materials》2022,15(14)
The macromorph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perform poorly because of their size limitations: nanosize in diameters and microsize in length. In this work, to realize these dual purposes, we first used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o tear the surface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o anchor photonic Eu3+-complexes there. Through the polar reactive groups endowed by the tearing, the Eu3+-complexes coordinate at the defected structures, obtaining the Eu3+-complex-anchored, unzipp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E-uMWCNTs). The controllable surface-breaking retains the MWCNTs’ original,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n, to obtain the macromorphic structure with infinitely long fibers, a wet-spinning process was applied via the binding of a small quantity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Thus, the wet-spun fibers with high contents of E-uMWCNTs (E-uMWCNT-Fs) were produced, in which the E-uMWCNTs took 33.3 wt%, a high ratio in E-uMWCNT-F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reinforcing effect of E-uMWCNTs, the highest tensile strength can reach 228.2 MPa for E-uMWCNT-Fs. Meanwhile, the E-uMWCNT-Fs show high-efficiency photoluminescence and excellent media resistance performance due to the embedding effect of PVA on the E-uMWCNTs. Therefore, E-uMWCNT-Fs can exhibit excellent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in aqueous solutions at pH 4~12 and in some high-concentration metal-ion solutions. Those distinguished performances promise outstanding innovations of this work. 相似文献
72.
73.
74.
培氟沙星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生产的培氟沙星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96例,结果表明该药对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的细菌感染有较好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3.3%,96例患者中检菌阳性81例,治疗后58例阴转,细菌阴转率71.6%,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克雷伯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合成1,3-丙二醇(1,3-PD)的3种关键酶(甘油脱氢酶(GDH)、1,3-PD氧化还原酶(PDOR)及甘油脱水酶(GDHz))的表观酶活变化。结果显示:这3种酶的酶活变化与Klebsiella.pneumoniae的1,3-PD代谢不完全相关。用SDS-PAGE电泳分析上述不同发酵条件下酶活变化,结果显示不同于3种酶的蛋白条带,Mr约为4.0×104位置的蛋白条带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菌体代谢过程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组在照射前0.5 h以100 mmol·L-1苯肾上腺素孵育成骨细胞,照射组给予成骨细胞8 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8、16、32和6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分别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Namp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肾上腺素组成骨细胞形态、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单纯照射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皱缩,尤以8 h明显,细胞数量在8、16、32和64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0.82、0.37、0.24和0.21倍;苯肾上腺素+照射组在照射8和16 h后细胞皱缩,32 h后其形态恢复,在8、16、32和64 h后其数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0.91、0.83、0.72和0.75倍,是单纯照射组的1.09、2.24、3.00和3.60倍。RT-PCR法检测,在照射8、16、32和64 h后,单纯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照射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苯肾上腺素可减轻电离辐射导致的大鼠成骨细胞萎缩,并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其对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7.
APE1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锎-252中子放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锎-252中子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89例宫颈癌组织(接受锎-252中子刀放疗)中APE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APE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P〈0.01)。APE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均呈胞核表达,宫颈癌组织中APE1呈胞核表达(59例)、单纯胞浆表达(8例)或核浆共同表达(22例)。APE1表达强度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分型无关。APE1亚细胞定位情况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APE1核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0.9月)和APE1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5.8月)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PE1浆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7.8月)和APE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6.5月)(P=0.025,0.001)。结论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APE1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对锎-252中子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设计合成干扰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因表达的不同小型干扰RNA(siRNA),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中EMMPRIN表达的siRNA.方法 根据人源EMMPRIN 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3对不同的且能干扰EMMPRIN基因表达的siRNA,将其转染THP-1单核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评价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设计合成的3对siRNA中的2对siRNA可以特异性抑制单核细胞中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70%和50%,P<0.05).结论 成功设计合成了针对EMMPRIN基因的siRNA,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阻断EMMPRIN表达的siRNA,为进一步研究EMMPRIN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GP7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HCC、10例肝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C)、10例肝血管瘤、10例乳腺癌、10例直肠癌、10例肺小细胞性肺癌、10例胃黏液细胞癌及3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中GP73表达阳性的20例HCC的癌旁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果GP73在HCC组织中阳性率(8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GP73在HC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较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P73的表达与HCC患者是否合并有腹水、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分支侵犯有关。结论GP73是HCC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可用于HC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